意思是經典的書讀百遍也不會厭倦,熟讀仔細思考之後其中的深意妳自然明白。
出處:宋代蘇軾的《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全文: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如今棲遲那可追。
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窺園葵。
朅來東遊慕人爵,棄去舊學従兒嬉。
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
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咨。
釋義:
經典的書讀百遍也不會厭倦,熟讀仔細思考之後其中的深意妳自然明白。
如果今日只閑散遊樂,不讀書上進,那將來功名官宦也不會得到。
我當面壹心讀書,連親友都不來往了,寫文章也不再窺看園中的葵菜了。
為什麽來開老家羨慕人家的官爵呢?拋開以前的學問不認真壹點吧。
狂妄錯誤的謀劃從不被采納,只有白發按期來到。
家鄉有我親手種下的松柏都長大了,想走不能走到底什麽時候能回家呢
萬事早就皆有定數,這十年出來遊歷難道不是太癡呆了嗎?
與安惇君不能比較得失,臨別前只能長嘆息。
擴展資料:
這首雖是宋朝蘇東坡贈給安敦的詩,但內容對每個人都是有益的。
原詩旨在勸慰、鼓勵安敦莫以中舉為念,而要去追求知識本身的價值。
先賢的典籍中蘊藏著的無窮學問,“熟讀深思”自能領悟。
蘇軾這詩語氣委婉,勸慰安惇秀才回家再去安心讀書,不可急於求成,只要“熟讀深思”,自然會理解經典的奧妙,他日定能科場得意。
後來由此演化出成語“百讀不厭”。蘇軾的詩本是強調讀書的方法,而成語卻著重於所讀的書或作品本身的價值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