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而興嘆這個成語出自出自《莊子·秋水》
原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該成語原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微小,後比喻因眼界大開而驚奇贊嘆或因能力不及而到無可奈何。在句中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寓意:
河伯看到海洋而興嘆,是他走出了自我生活的狹隘空間。同樣,人應從世俗狹隘的人間生活小天地的局限中走向無垠的宇宙自然,才能拓寬知識視野,使個人從封閉狹隘的傳統觀念中解放出來,去認識宇宙自然的無窮奧妙。
該成語還告誡人們,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騖遠,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望而興嘆的近義詞
無能為力,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勁或沒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決某個問題。無可奈何,奈何:如何,怎麽辦。指感到沒有辦法,只有這樣了。愛莫能助,愛:愛惜;莫:不。雖然心中關切同情,卻沒有力量幫助。
鞭長莫及,及:到。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望洋而嘆,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同“望洋而嘆”。
造句:
1.招工時,小胡不巧生病住院,他只能在病床上望洋興嘆。
2.班長年級第壹的成績令我望洋興嘆。
3.在美麗而神秘的宇宙中,人們只能望洋興嘆。
4.我們既然看到和先進班級的差距,與其望洋興嘆,還不如奮起直追。
5.樹上的桃子太高了,我夠不著,只能望洋興嘆。
6.麻雀站在鴕鳥面前只能望洋興嘆。
7.狐貍望著懸崖對面的小白兔,只能望洋興嘆。
8.做井底之蛙只會貽笑大方,多多望洋興嘆才會提升自己。
9.看到同學壹百分的試卷,我只能望洋興嘆!
10.他不懂古文,面對圖書館裏滿架的中國歷史資料,只能望洋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