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無邪 、生氣勃勃 、生龍活虎 、自由自在 、天真爛漫。
以上成語均出自高爾基作品《童年》。
1、天真無邪 tiān zhēn wú xié
解釋邪:不正當。心地善良純潔,沒有不正當的想法。
出處顧笑言《正月十八吃元宵》:“小青年們聽了,都放下碗筷,用潮乎乎的眼睛看著這個天真無邪的孩子。”
2、生氣勃勃shēng qì bó bó
解釋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人或社會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出處徐遲《特寫選·序言》:“生活中最主要的仍然是那些向上的,生氣勃勃、充滿熱情和活力的,帶有極大想象的東西。”
3 、生龍活虎 shēng lóng huó hǔ?
解釋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五回:“城外元兵雖多,卻被張世傑壹馬在前,宗仁、宗義在後,如生龍活虎壹般,殺入陣去。”
4、自由自在 zì yóu zì zài?
解釋形容沒有約束,十分安閑隨意。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自由自在。’曰:‘見後如何?’師曰:‘自由自在。’”
5、天真爛漫tiān zhēn làn màn
解釋天真:指心地單純,沒有做作和虛偽;爛漫:坦率自然的樣子。形容兒童思想單純、活潑可愛,沒有做作和虛偽。
出處宋·龔開《高馬小兒圖》:“此兒此馬俱可憐,馬方三齒兒未冠。天真爛漫好容儀,楚楚衣裳無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