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樂,漢語成語,拼音是zì dé qí lè,意思是自己能從中得到樂趣。出自《輟耕錄》。
"自"字的成語
撫躬自問,漢語成語,拼音是fǔ gōng zì wèn,意思是反躬自問,指自我反省。出自《嘯亭雜錄·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
自壞長城,是漢語的壹則成語,出自隋末唐初·李大師、李延壽《南史·檀道濟傳》。這則成語比喻自己削弱自己的力量或自己破壞自己的事業,也作“自毀長城”。它在句子中可作謂語等。
喜不自勝,漢語成語,拼音是xǐ bù zì shèng,意思是指高興得自己不能控制,形容喜悅到了極點。出自元·白樸《東墻記》、 元·王實甫《西廂記》。
行遠自邇,漢語成語,拼音是xíng yuǎn zì ěr,意思是走遠路必須要從最近的壹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淺入深,壹步步前進。出自 《禮記·中庸》。
無以自解,漢語成語,拼音是wú yǐ zì jiě,意思是自己沒有能夠用來排解的辦法。出自《新唐書·叛臣上》。
頭稍自領,漢語成語,拼音是tóu shāo zì lǐng,意思是比喻自討苦吃,自找麻煩。同“頭梢自領”。出自《玉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