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 目 楚材晉用 發 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釋 義 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
比喻本國的人才外流到別的國家工作。 出 處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
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才,晉實用之。”
詞 目 楚才晉用 發 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釋 義 比喻用才不當。 出 處 鄒韜奮《不能兩全》引吳曉晨信:“既是天賦他聰敏的資質,要削足就履般來受這特殊環境的支配,楚才晉用,那是不可能的。”
詞 目 加官晉爵 發 音 jiā guān jìn jué 釋 義 加封官階,晉升爵位。晉:晉升。
出 處 明·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吳與弼進京,加官進爵,將隆以伊傅之禮。” 詞 目 晉陽之甲 發 音 jìn yáng zhī jiǎ 釋 義 指地方官吏因不滿朝廷而舉兵為興“晉陽之甲”。
出 處 《公羊傳·定公十三年》載:晉趙鞅興晉陽之甲,以清君側為名,逐荀寅、士吉射。 詞 目 晉惠聞蛙 發 音 jìn huì wén wā 釋 義 比喻愚昧寡聞。
出 處 語出《晉書·惠帝記》:晉惠帝昏庸愚昧,嘗在華林園聽到蛙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亂,百姓餓死,曰:“何不食肉糜?” \ 詞 目 晉用楚材 發 音 jìn yòng chǔ cái 釋 義 指壹國聘用別國的人材。 出 處 嚴復《按語》:“國之官事,晉用楚材,古今有之,而未聞監榷之 *** 之他國之吏者也。”
詞 目 秦歡晉愛 發 音 qín huān jìn ài 釋 義 秦、晉:春秋時的秦國和晉國。當時秦、晉兩國世代通姻,後稱兩姓聯姻的關系為“秦歡晉愛”或稱“秦晉之緣”。
形容雙方關系十分和美、親近。亦作“秦晉之緣”。
詞 目 秦晉之好 發 音 qín jìn zhī hǎo 釋 義 春秋時,秦晉兩國不止壹代互相婚嫁。泛指兩家聯姻。
出 處 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詞 目 唐臨晉帖 發 音 táng lín jìn tiē 釋 義 臨:摹仿字畫;帖:書法、繪畫的範本。
唐人書法多臨摹晉人範本,脫胎變化而成。比喻善臨摹,少獨創。
出 處 明·陶宗儀《輟耕錄·論詩》:“德機詩如何?曰:‘德機詩如唐臨晉帖。’” 詞 目 朝梁暮晉 發 音 zhāo liáng mù jìn 釋 義 比喻人反復無常,沒有節操。
出 處 五代馮道為相,歷五朝八姓,於喪君亡國略不在意。自號長樂老,著《長樂老自敘》,歷陳官爵以為榮,時論卑之。
元劉因有《馮道》詩諷之曰:“亡國降臣固位難,癡頑老子幾朝官。朝梁暮晉渾閑事,更舍殘骸與契丹。”
2. 楚有什麽四字詞語帶楚字的成語:
事齊事楚
吳頭楚尾
衣冠楚楚
織楚成門
越鳧楚乙
四面楚歌
楚歌四面
晨秦暮楚
楚璧隋珍
楚才晉用
楚楚不凡
楚楚可愛
楚楚謖謖
楚楚有致
楚楚作態
楚得楚弓
楚歌四合
楚歌四起
楚歌之計
楚弓復得
楚弓遺影
楚管蠻弦
楚夢雲雨
楚囊之情
楚囚相對
楚水吳山
楚舞吳歌
楚腰蠐領
楚腰衛鬢
楚雨巫雲
楚越之急
楚雲湘雨
暮楚朝秦
淒風楚雨
秦樓楚館
青樓楚館
巫雲楚雨
壹齊眾楚
壹清二楚
誘秦誆楚
眾楚群咻
清清楚楚
楚館秦樓
楚天雲雨
楚楚動人
楚楚可人
晉用楚材
另楚寒巫
北轅適楚
朝秦暮楚
楚楚可憐
楚材晉用
楚弓楚得
楚棺秦樓
楚界漢河
楚囚對泣
楚尾吳頭
楚腰纖細
肝膽楚越
南冠楚囚
天低吳楚,眼空無物
3. 帶楚的四字成語有哪些帶楚的四字成語 :
四面楚歌、
衣冠楚楚、
壹清二楚、
楚楚動人、
楚管蠻弦、
楚楚作態、
楚舞吳歌、
秦諉楚諈、
淒淒楚楚、
纖腰楚楚、
楚夢雲雨、
秦女楚珠、
楚囊之情、
越鳧楚乙、
楚歌之計、
巫雲楚雨、
南冠楚囚、
襟吳帶楚、
楚楚有致、
織楚成門、
晉用楚材、
楚囚對泣、
楚界漢河、
捶楚求罪、
楚楚可愛、
痛楚徹骨、
楚鳳稱珍、
另楚寒巫、
秦樓楚館、
楚璧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