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聞雞起舞
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誌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釋義:半夜聽到野雞啼叫,祖逖用腳把劉琨踢醒,說:“這雞鳴不是壞聲音呀。” 於是起床習舞劍藝。
2、鶴立雞群
解釋:像鶴站在雞群中壹樣。比喻壹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壹群人裏顯得很突出。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
釋義:嵇康的兒子超群出眾,氣度不凡,像鶴站在雞群中壹樣。
3、雞犬不寧
解釋:寧:安寧。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出自:唐·柳宗元《捕蛇者說》:“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釋義:那種喧鬧著驚擾鄉間的氣勢,即使是雞狗也不得安寧啊。
4、雞犬相聞
解釋:指人煙稠密。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釋義:使人民對他們的吃食感到香甜,對他們的穿戴感到漂亮,對他們的住宅感到安適,對他們的習俗感到滿意,鄰近的國家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來。
5、雞毛蒜皮
解釋:比喻無關緊要的瑣碎事情。
出自:孫犁《石猴——平分雜記》:“他們是為了報答妳的恩情,才送給妳;妳倒說是雞毛蒜皮。”
釋義:他們是為了報答妳的恩情才送給妳,妳卻說是無關緊要的瑣碎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