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的成語如下:
1、賞罰嚴明:[ shǎng fá?yán míng ];指該獎賞的就獎賞,該處罰的就處罰,毫不含糊。
2、以毀為罰:[ yǐ huǐ wéi fá ];根據人們的非毀給以懲罰。
3、賞善罰否:[ shǎng shàn fá fǒu ];指賞賜善人善事,懲罰惡人惡事。同“賞善罰惡”。
4、陟罰臧否:[ zhì fá zāng pǐ ];賞罰褒貶。
5、賞功罰罪:[ shǎng gōng fá zuì ];獎賞有功的人,懲罰犯罪的人。
6、賞罰信明:[ shǎng fá xìn míng ];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同“賞罰分明”。
7、賞賢罰暴:[ shǎng xián?fá bào ];猶賞善罰惡。指賞賜善人善事,懲罰惡人惡事。
8、賞信罰明:[ shǎng xìn fá míng ];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同“賞罰分明”。
罰在康熙字典中的釋義:
辠之小者。辠,犯法也。罰為犯法之小者,?為罰辠之重者,五罰輕於五?。
未?刀有所賊,但持刀罵詈,則應罰。說從刀詈之意。罰者,但持刀而詈則法之,然則?者謂持刀有所賊則法之,別其犯法之輕重也。
《初學記》雲:“《元命包》曰:網言為詈,刀守詈為罰。罰之為言內也,陷於害也。註雲:詈以刀守之則不動矣,今作罰用寸。寸,丈尺也。言納以繩墨之事。”
《初學記》又雲:“《元命包》曰:?,刀守井也。飲水之人入井爭水,陷於泉,刀守之,割其情也。註雲:井飲人,則人樂之不已,則自陷於泉,故加刀謂之?,欲人畏懼以全命也。”此二條皆引《春秋元命包》。今本《初學記》皆系諸《說文》,殊誤。
觀《玄應書》卷廿壹、廿五引《春秋元命包》說?字,與此同,可以諟正矣。雲刀守詈、刀守井,則?罰不分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