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崩樂壞
lǐbēngyuèhuài
成語解釋:指封建禮教的規章制度遭到極大的破壞
成語出處:清章炳麟《與簡竹居書》:“中唐以來,禮崩樂壞,狂狡有作,自己制則,而事不稽古。”
禮開頭的成語
禮字開頭成語:
1、禮賢下士[lǐxiánxiàshì]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壹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交。
2、禮尚往來[lǐshàngwǎnglái]尚:註重。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3、禮儀之邦[lǐyízhībāng]禮儀:禮節和儀式;邦:國家。指講究禮節和儀式的國家。
4、禮奢寧儉[lǐshēníngjiǎn]禮義過多而煩雜,不如儉約些。
5、禮為情貌[lǐwéiqíngmào]意謂壹個人的禮儀容止為內心的顯現。情,情意;貌,容儀。貌和情互為表裏。
6、禮度委蛇[lǐdùwēiyí]禮度:禮數;委蛇:莊重而從容自得的樣子。比喻彬彬有禮,不卑不亢。
7、禮無不答[lǐwúbùdá]禮:禮數。壹方以禮相待,另壹方不能不以禮相報。亦指不受他人之禮,必以報答。
8、禮樂刑政[lǐyuèxíngzhèng]指禮法、樂教、刑罰以及各項政令等。
9、禮不親授[lǐbùqīnshòu]授:給予。古代認為男女之間不能親手相授受。
10、禮讓為國[lǐràngwéiguó]治理。以禮所提倡的謙讓精神治理國家。
11、禮廢樂崩[lǐfèiyuèbēng]古代制禮。
克己復禮
意思是指儒家約束自己,使每件事都歸於“禮”。出自《論語·顏淵》。
《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壹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意思:顏淵向孔子請怎麽做到任,孔子說:“能克制自己,壹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壹旦這樣做了,天下的壹切就都歸於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
擴展資料
《論語》是儒家經典之壹,是壹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論語》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其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
《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清朝趙翼解釋說:“語者,聖人之語言,論者,諸儒之討論也。”
其實,“論”又有纂的意思,所謂《論語》,是指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記載下來編纂成書。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禮字的四字成語
禮的四字詞語有哪些:彬彬有禮、
頂禮膜拜、
禮賢下士、
禮尚往來、
分庭抗禮、
克己復禮、
先禮後兵、
知書達禮、
禮儀之邦、
以禮相待、
傲慢無禮、
儉不中禮、
躬身行禮、
磕頭禮拜、
導德齊禮、
言之有禮、
燒香禮拜、
禮奢寧儉、
詩禮傳家、
禮度委蛇、
禮為情貌、
禮無不答、
情禮兼到、
禮樂刑政、
詩禮人家、
禮不親授、
家無常禮、
敦詩說禮、
焚香禮拜、
仁禮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