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耆耈,讀音:mào、dié、qí、gǒu,指年紀很大的人。
1、耋,讀dié,在古代指的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語出《詩經?秦風?車鄰》,“老夫灌灌,小於耋老。”在古代,“耋”字也常被用來借代老人或年老。
2、耆,讀qí,在古代指的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語出《禮記?曲禮上》,“六十曰耆。”在壹些歷史文獻中,“耆”字也被用來指代壹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是有威望的長者。
3、耉,讀gǒu,在古代指的是高壽、長壽的意思,語出《書?洪範》,“壽耉之民,股無胈。”在壹些古代文獻中,“耉”字也常被用來形容老人年高德劭,或者是祝福別人長壽。
耋耆耉這三個詞都與老年有關,其中耋和耆更多指的是年紀的象征,耉則更多指的是老人面貌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耋耆常常被壹起使用,泛指高齡老人。
關於耋耆耉的成語有耄耋之年,指年紀在80至90歲的老人,寓意長壽。另外,耄耋和耆耉也有各自對應的成語和含義。比如,耄耋之春形容高齡老人的晚年生活;耆耉之齡則用來形容老人的高壽和福氣。
與耋耆耉有關的詞匯:
1、耋耄:泛指高齡老人。
2、耆老:指年高德劭的老人。
3、耉耋:指年紀很大的老人。
4、耄耋:指年紀很大的人。
5、老耋:指年老而有德的人。
6、耋年:指老年時期。
7、耆年:指年高而有德的老人。
8、耉顏:指老年人容顏。
9、耄耋之年:指年紀很大的老人。
10、耆英:指年高而有德之士。
11、老成耋宿:指年老而有德的老人。
12、耆宿:指年高而有德的老者。
13、老耋殘年:指老年人的晚年。
14、耆英會:指年老而有德之士的聚會。
15、耄耋之春:指高齡老人在春天的晚年生活。
16、殘年:指晚年,老年時期。
17、耆民:指年高而有德之民。
18、耉齡:指高齡老人。
19、古稀:指70歲以上的老人。
20、老景:指老年人的生活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