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氣有節
生機勃勃
虛懷若谷
樸實無華
堅韌不拔
寧折不彎
不屈不撓
傲然挺立
枝幹遒勁
高風亮節
胸有成竹
頂天立地
胸懷坦蕩
清雅脫俗
未曾出土先有節,即使淩雲也虛心
細細的葉,疏疏的節
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郁郁蔥蔥
2. 形容野竹的詞語竹報平安 竹:竹簡.竹報:舊時家信的別稱.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陽雜俎續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壹窠,才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樣穩固,枝葉象松樹那樣繁茂.用作視長壽或宮室落成時的頌詞,也比喻家族興盛.《詩經·小雅·斯幹》:“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範世彥《磨忠記》:“祝壽享,願竹苞松茂,日月悠長.” 青梅竹馬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小孩當馬騎的竹竿.比喻男女兒童在壹起玩耍,天真無邪的感情.唐·李白《長千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裏,兩小無嫌猜.” 茂林修竹 修:長.茂密高大的樹林竹林.晉·王羲之《蘭序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勢如破竹 形勢如劈竹子壹樣,劈開上端之後,下面就隨著刀刃分開了.形容節節勝利,毫無阻擋.也形容不可阻擋的氣勢.《晉書·杜預傳》:“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迎刃而解.”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九回:關勝等眾,乘勢長驅,勢如破竹,又克大谷縣.竹林七賢 魏晉年間七個文人名士的總稱.《魏氏春秋》:“嵇康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鹹瑯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遊於竹林,號稱七賢.松竹梅——歲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雕,梅耐寒而開花謂歲寒三友.明程敏政有《寒歲三友圖賦》.竹山詞 詞集名.宋未蔣捷(號竹山)作.竹坡詞 詞集名.宋周紫芝作.紫芝字少隱,號竹坡居士,曾媚事秦檜,時論簿之.竹枝詞 樂府《近代曲》名.又稱為《竹枝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有時詞曲合稱《竹枝》.原巴渝(今四川東部)壹帶民歌.唐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改作新詞,歌詠三峽風光和男女戀情.此後各代詩人寫《竹枝詞》的很多,也多詠當地風俗和男女愛情.竹塢聽琴 全名《秦攸然竹塢聽琴》.雜劇劇本.元石子章作.寫道姑鄭彩鸞在竹塢彈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兩人互相愛慕而結合的故事.竹書紀年 中國古代的編年體史書.因原本寫竹簡而得名.竹林精舍 梵文意譯.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蘭陀村.竹溪六逸 據《新唐書·李白傳》,唐詩人李白客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與孔巢文、韓淮(舊唐書作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六人***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竹葉亭雜記 書名.清姚元之撰.所記有清代掌故、清宮儀制、科場典事、東北西北地區風土習俗、名人軼事等.並反映了兵制、鹽政、吏治等腐敗的情況.竹香齋象戲譜 清張喬棟輯.與《百局象棋譜》同壹類型.竹打中空 即兩條傷痕,中間有長條形空隙.絲竹管弦 泛指音樂.也作“管弦絲竹”.是琴瑟蕭笛等樂器的總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弦之盛,壹斛壹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金石絲竹 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泛指各類樂器.也指各種樂音.《莊子·驕拇》:“多於聰者,亂五聲,謠六律,金石絲竹,黃鐘大呂之聲,非乎而師曠是也.” 品竹彈絲 品:吹樂器.泛指吹奏樂器.元·無名氏《貨郎擔》第四折:“又不會按宮商,品竹彈絲.” 哀絲豪竹 形容音樂悲壯動人.哀絲:悲哀的弦聲.豪竹:巨大的竹管.唐·杜甫《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詩:“酒肉如山又壹時,初筵衷絲動豪竹.”宋·陸遊《長歌行》詩:“哀絲豪竹助劇飲,如巨野受黃河傾.” 破竹之勢 見“勢如破竹” 鉆魚上竹 鉆音(年),魚名,身滑元鱗.鉆魚粘滑,難於上行.舊比喻求進艱難.宋·毆陽修《歸田錄》:“(梅聖俞)其初受敕修《唐書》,語其妻刁氏曰:‘吾之修書,可謂猢猻入布袋矣.’刁氏對曰:‘君於仕宦,亦何異鉆魚上竹竿耶!’”.芒鞋竹杖 芒鞋:壹種草鞋.竹杖:手杖.比喻隨身使用的東西.宋·陳師道《絕句四首》:“芒鞋竹杖最關身.” 成竹在胸 與“胸有成竹”同.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原指畫竹子之前,因反復觀察,胸中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畫起來才得心應手.比喻臨事有定見或事前已有全 面考慮安排,因而顯得清靜而有把握.宋·蘇軾《文與可畫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告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宋·晃補之《贈文 潛甥楊克壹學文與可畫竹求詩》:“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 肉竹嘈雜 肉:指從口出的歌聲.竹:管樂.肉竹:泛指音樂.嘈雜:聲音喧鬧,雜亂.形容音樂雜亂.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西主》:“旱雷聒耳,肉竹嘈雜,不復可聞言笑.” 罄竹難書 罄:用盡.竹:古代用竹制成竹筒,用以寫字.書:動詞,寫.用盡所有的竹子也難於寫完.原喻罪行極多,寫也寫不完.也指事實很多,難以寫盡.《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枯竹空言 竹:竹簡.指毫無實用價值的陳舊的古書和空泛的議論.漢·桓寬《鹽鐵論·利議》:“諸生無能出奇計,遠圖匈奴安邊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 抱雞養竹 舊比喻宮僚坐地盤剝,不擇手段.明·馮夢龍《古今譚概》載,唐新昌縣縣令夏侯彪之,壹到任就叫裏正代他抱小雞種竹子,自己坐受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