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6篇)

經典成語故事精選(6篇)

#兒童故事# 導語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匯中壹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每壹個成語都有著有趣的故事。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經典成語故事精選,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妳們有幫助!

1.經典成語故事:手不釋卷

 三國時代,東吳有壹員大將名叫呂蒙。年輕時,家境貧困,無法讀書。從軍後,雖作戰驍勇,常立戰功,卻苦於缺少文化,不能把戰例經驗總結寫下來。有壹天,吳主孫權對呂蒙說:“妳現在是壹員大將,掌權管事,更應該好好地讀壹些書,增加自己的才幹。”呂蒙壹聽主公要他學習,便為難地推托說:“軍隊裏的事情又多又雜,都要我親自過問,恐怕擠不出時間來讀書啊!”孫權說:“妳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並不是要妳去研究學問,而只是要妳翻閱壹些古書,從中得到壹些啟發罷了。”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並堅持不懈,最後終於有了文化。

 

2.經典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祖逖和劉琨都是晉代的將領,兩人誌同道合,都希望能為國家出力,幹出壹番事業。他們白天壹起在衙門裏供職,晚上合蓋壹床被子睡覺。當時,西晉皇族內部互相傾軋,爭權奪利,各少數民族首領趁機起兵作亂,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祖逖和劉琨對此都很為焦慮。

 壹天半夜,祖逖被遠處傳來的雞叫聲驚醒,便把劉琨踢醒,說:“妳聽到雞叫聲了嗎?”劉琨側耳細聽了壹會,說:“是啊,是雞在啼叫。不過,半夜的雞叫聲是惡聲啊!”祖逖壹邊起身,壹邊反對說:“這不是惡聲,而是催促我們快起床鍛煉的叫聲。”劉琨聞言,跟著穿衣起床。兩人來到院子裏,拔出劍來對舞,直到曙光初露。後來,二人皆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3.經典成語故事:懸梁刺股

 晉時,有壹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然而讀書讀到半夜的時候往往會打瞌睡,為了不因此影響學習,孫敬想出壹個辦法。他找來壹根繩子,壹頭綁在自已的頭發上,另壹頭綁在房梁上。這樣,每當想打瞌睡的時侯,只要頭壹低,繩子牽住頭發扯痛頭皮,他就會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孫敬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戰國時期的蘇秦也是壹個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輕的時侯學問並不多。他舟遊四方卻得不到關註,即使有雄心壯誌也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下定決心努力讀書。每當他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侯,就用事先準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壹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

 

4.經典成語故事:以荻畫地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裏沒有書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裏借書來讀。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致力讀書,歐陽修最終成為壹代名家。

 

5.經典成語故事: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匡衡家窮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他壹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壹點書,所以壹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想要晚上讀,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

 有壹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壹線亮光。於是,匡衡想了壹個辦法,他把墻縫挖大了壹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多了,他就借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壹個很有學問的人。

 

6.經典成語故事:囊螢映雪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夏天的壹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裏背壹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壹閃壹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壹起,不就成為壹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壹只口袋,抓了許多螢火蟲放在裏面,再紮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麽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晉代孫康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壹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外面十分明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裏要亮多了。此後,每到下雪的夜晚,他都會在雪地裏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最終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