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近幾年新課標全國卷對成語的考查有什麽特點

近幾年新課標全國卷對成語的考查有什麽特點

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對熟語的考查壹般集中在對成語的考查上,就新課標全國卷來講,題幹明確的範圍就是“成語”。從命題的設錯角度分析,其情況大致是這樣的:

壹、望文生義

如慣用語的意義都是字面意義的引申和比喻意義,如果從字面上理解其意義,就容易出現望文生義的錯誤。如“潑冷水”不是說“把冷水潑出去”,而是指“挫傷人的積極性或讓人清醒”。再如“差強人意”“不刊之論”“首當其沖”“望其項背”“不足為訓”“文不加點”等都可能因望文生義而誤用。如:

他的作文向來是文不加點,不知該在什麽地方斷句,常常給人不知所雲的感覺。

名師指津:文不加點:形容文章寫得快,不用塗改就寫成。句中誤解為“文章不加標點”之意,犯了望文生義的錯誤。

二、用錯對象

每個成語的使用都有其適用的對象,如果在使用時不分對象,就會張冠李戴,鬧出笑話。如:“會議期間,農科院等單位在會場外擺出了鮮花盆景銷售攤。休息時,攤前車水馬龍,產品供不應求。”“車水馬龍”是說車輛往來不絕或形容繁華的情景。與人們爭著購買鮮花的語境不合。有些成語有固定的使用範圍,如果不顧成語使用的對象和範圍就亂用成語,很容易造成“牛頭不對馬嘴”的後果。如:

①登上黃山光明頂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連,鱗次櫛比,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際。

②疾控中心專家認為,因為並非所有出現流感樣癥狀的人都會看醫生、采樣和進行甲流病毒檢測,所以現在所監測到的甲流病例僅僅是鳳毛麟角。

名師指津:①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②鳳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貴的人或事物。

三、搭配不當

詞語有自己的詞性,成語也有,不了解成語的詞性,在運用時就可能出現搭配不當,以致結構混亂的現象。如:

①古人中不乏學習的楷模,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在歷史上汗牛充棟。

②本刊將洗心革面,繼續提高稿件的編輯質量,決心向文學刊物的最高水平攀登。

名師指津:以上兩例,命題者從成語與句子的語法關系上,考查學生對句子主謂搭配知識掌握運用的情況。汗牛充棟:形容書籍極多,它與前面的主語“懸梁刺股者、秉燭達旦者、聞雞起舞者”不能構成主謂關系,因而,無從搭配。“洗心革面”,喻徹底悔改,指人改過自新,它與刊物也無從搭配,因為刊物談不上“決心”,也談不上“悔改”。

四、褒貶誤用

成語也有感情色彩,運用時如不註意與全句內容和諧壹致,就會形成誤用。如:

①近期,市內各大報紙對十大傑出青年的報道連篇累牘,連壹貫以街頭巷尾的奇聞逸事為看點的個別小報也不得不選文登載。

②我記得,父親對我們兄弟三人沒有過好臉色,常常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名師指津:連篇累牘:形容篇幅過長,文辭冗長。貶詞褒用,感情色彩不當。耳提面命: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揪著他的耳朵叮囑;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褒詞貶用,也屬於感情色彩不當。

五、謙敬錯位

有些成語帶有謙虛意味,只能用於自己;有些成語帶有敬重意味,只能用於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語的謙敬色彩,運用中就會產生錯誤。如:

老李從小就養成了勤學好問的良好習慣,遇到問題,總是不恥下問,及時向同事、親朋好友甚至左鄰右舍請教。

名師指津:“不恥下問”意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恥。而句中說的是老李向同事、親朋好友甚至左鄰右舍請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識多少的問題,謙敬色彩不當。

六、自相矛盾

有些成語從意義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沒有錯誤,但從邏輯事理的角度推敲則存在問題,主要表現為前後矛盾。如:“拖拉機司機急於趕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徑,沿著江邊小道行駛,不料駕駛失控,出了車禍。”“另辟蹊徑”原意是另外開辟壹條路,即比喻另創壹種風格或方法。這裏如用原意,與“沿著江邊小道”相矛盾。如果不註意成語的意義和整個句子語義的比照,也極有可能使成語的意義和句子的語義矛盾。如:

近日,古城蘇州天氣漸暖,街道兩側玉蘭樹上的花蕾競相綻放,成為姑蘇城裏壹道春意闌珊的美景,行人紛紛駐足觀賞。

名師指津:“春意闌珊”指春天就要過去了。闌珊,將盡,將衰。前後矛盾。

七、形近混淆

有些成語與其他成語由於讀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同的語素,在使用上極可能混淆。如:

眼下,報刊發行大戰硝煙漸起,有些報紙為了招徠讀者而故意編造壹些駭人聽聞的消息,其結果卻往往弄巧成拙。

名師指津: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應用“聳人聽聞”。

八、不合語境

成語有其特定的含義,成語的使用恰當與否,關鍵是看其是否符合語句表意的需要。如果與所在的語境不能協調,就是不恰當的。成語是在具體語言環境中使用的,這就必須與所在的語境保持協調壹致,否則就會犯不合語境的錯誤。如:“他有壹個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歡孩子,孩子也喜歡大人,壹家三口,相濡以沫。”“相濡以沫”用於困難環境中相互救助,而句中所給的環境卻洋溢著幸福氣氛,與語境不符。

現在還有很多司機不吸取血的教訓,仍然酒後駕車,對這種火中取栗的行為,公安交通部門還應加大處罰力度。

名師指津: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壹無所得。不合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