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張大的嘴巴吞吐了個“言”字——>吃言——>食言;圖片中人的肚子是胖胖的——>肥;因為成語是食言而肥。
讀音shí yán ér féi?
釋義《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記載,有壹次魯哀公請吃飯,席間大夫孟武伯故意對哀公的寵臣郭重說:“妳怎麽長得這樣胖啊?” 因為孟武伯屢次不履行諾言,哀公便借機譏刺他說:“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 意思是說,經常吃下自己的諾言,怎麽能不胖?後用“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只圖自己占便宜。
出處左傳·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
近義詞
1、言而無信?[ yán ér wú xìn ] 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
出 處:《谷梁傳·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2、出爾反爾?[ chū ěr fǎn ěr ]原意是妳怎麽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今指說了又翻悔或說了不照著做,表示言行前後自相矛盾,反復無常。
出 處:《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反義詞
1、壹諾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 ?答應壹句話有千金的價值。形容說話算數,很講信用。諾:諾言。
出 處:《史記·季布欒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壹諾。”
2、壹言九鼎?[ yī yán jiǔ dǐng ]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壹句話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出 處:《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壹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