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昆蟲記四字成語即意思

昆蟲記四字成語即意思

1. 《昆蟲記》中的四字詞語或成語

2 成語中特殊的昆蟲名稱解釋 由於漢語成語多來自古語,其中有些昆蟲名稱與現在常用的名稱不同,甚至很少為現代大眾所知。

現將有這壹類成語中有代表性的列出來,並綜合多種資料對其中的昆蟲名稱進行解釋。 2.1 蜩螗沸羹 蜩為蟬類的別名;螗是蟬的壹種,體小,背青綠色,鳴聲清圓。

“蜩螗沸羹” 指如蟬鳴和沸湯翻滾,表示紛擾不寧的意思。 2.2 猬鋒螗斧 此成語中的“螗”與前壹成語中不同,應為“螗螂”即“螳螂”的簡稱。

“螗斧”即“螳斧”。“螳斧”即螳螂的前足,因常高舉如人執斧之形,故名。

“猬鋒”指刺猬的刺。“猬鋒螗斧”比喻渺小的力量。

2.3 螓首蛾眉 螓為蟬的壹種,體小、方頭廣額、有花紋。“螓首蛾眉”形容女子面容之美。

2.4 蚍蜉撼樹 蚍蜉為大螞蟻。 2.5 楚腰蠐領 這裏的“蠐”指“蝤蠐”即天牛幼蟲。

在現代“蠐”壹般指蠐螬,即金龜甲之幼蟲。“楚腰蠐領”形容女子體態苗條,脖子美白。

2.6 蝶怨蛩淒 “蛩”指蟋蟀或蝗蟲。“蝶怨蛩淒”喻哀怨淒清的思家之情。

在現代昆蟲學名稱中,“蛩”見於“蛩蠊目”,是壹類在我國很少見的昆蟲。 2.7 井蛙醯雞 醯雞為在酒醋或變酸的酒上活動的蠓或蚋類昆蟲。

“井蛙醯雞”比喻眼界不廣,見識淺薄。 2.8 蛾附蜂屯 此處“蛾”通“蟻”。

“蛾附蜂屯” 指像螞蟻和蜜蜂壹樣聚集,形容紛紜雜亂。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形態學、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 漢語成語中采用昆蟲的形態學、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來轉喻人或事,其中利用昆蟲生物學特性的成語占多數。

3.1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形態學特點 部分漢語成語明確地應用了某些昆蟲的體型、體形、體色、頭型、復眼、喙、觸角、翅、足等部分的形態學特征。少數涉蟲成語中所用何種昆蟲或何部位則不夠明確。

茲考證、歸納如下。 3.1.1 體型 漢語成語中的昆蟲多數體型較小,3.1.2 借此表示微不3.1.3 足道的人和事,3.1.4 有的還自不3.1.5 量力。

如“蚍蜉撼樹”、“蠅頭小利”、“蠅名3.1.6 蝸利”、“蚊虻負山”、“鷦巢蚊睫”、“蚊虻過耳”等。 3.1.7 體形 膜翅目細腰亞目中的多數蜂類胸部和腹部連接處很狹窄,3.1.8 稱“細腰”,3.1.9 成語中借喻人的體態修長或細弱。

如“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腰鶴膝”等。 3.1.10 體色 天牛幼蟲體色潔白,3.1.11 成語中用來比喻女子的脖頸美白。

如“楚腰蠐領” 。 3.1.12 頭型 蟬方頭廣額,3.1.13 成語中用來形容女子的面容。

如“螓首蛾眉”等。 3.1.14 復3.1.15 眼 胡蜂的復3.1.16 眼較突出,3.1.17 且腹末有毒刺,3.1.18 成語中借以形容人的相貌兇惡、醜陋,3.1.19 性情兇狠。

如“蜂目豺聲”等。 3.1.20 喙 蟬的口器為刺吸式口器,3.1.21 下唇3.1.22 特化為喙管,3.1.23 內藏上、下顎特化而3.1.24 成的口針,3.1.25 平常喙緊貼在胸部腹面,3.1.26 象古代冠帶在頷下打結後的下垂部分。

成語“蟬緌蟹匡”中的“蟬緌”即為此意。“蟬緌蟹匡”比喻相互矛盾或名3.1.27 不3.1.28 副實。

3.1.29 觸角 成語“螓首蛾眉” 中的“蛾眉”本指3.1.30 蛾類細長弧形的觸角,3.1.31 比喻女子漂亮的眉毛。 3.1.32 翅 蟬的翅輕、薄而3.1.33 透明。

成語“蟬衫麟帶”中的“蟬衫”指3.1.34 薄絹制成的衣衫。“蟬衫麟帶”比喻飄逸華美的服3.1.35 裝;“蟬翼為重,3.1.36 千鈞為輕”形容是非混淆。

3.1.37 足 螳螂的前足為捕捉足,3.1.38 看上去很厲害,3.1.39 但與強大的力量相比,3.1.40 自然是相形見絀。成語“猬鋒螗斧”、“蠻睫螳輪”、“螳臂擋車”中都提到螳螂的前足,3.1.41 且都比喻自不3.1.42 量力。

3.1.43 其他 成語“鷦巢蚊睫”、“蟲巢蚊睫”、“蠻睫螳輪”中都有“(蚊)睫”。“蚊睫”或“睫”又稱“蚊眉”。

其實蚊子並沒有真正的睫毛或眉毛。“鷦巢蚊睫”只是壹個傳說而3.1.44 已,3.1.45 “蚊睫”或 “蚊眉”只是古人杜撰出來的,3.1.46 用於比喻壹種極其狹小的處所。

如果壹定要說有“蚊睫”或 “蚊眉”的話,3.1.47 那只能是指3.1.48 蚊復3.1.49 眼上方的剛毛叢了。 3.2 漢語成語中昆蟲的生物學特性 漢語成語中所用到的昆蟲生物學特性有變態、食性、取食方式、群集性、趨性、築巢、做繭、發聲、發光、自衛、壽命、產卵場所和方式等。

3.2.1 變態 昆蟲壹生中要經過若幹次蛻皮、變態。成語“金蟬脫殼”借蟬若蟲蛻皮變為成蟲比喻用計擺脫對手的追查;“蛛遊蜩化” 借蜘蛛的遊網和蟬的蛻變比喻技藝熟練。

3.2.2 食性 螳螂為著名3.2.3 的捕食性昆蟲,3.2.4 “螳螂捕蟬,3.2.5 黃雀在後”等成語從側面反映這壹點;有些昆蟲是腐食性的,3.2.6 因此有“物腐蟲生”的成語,3.2.7 現比喻禍患的產生必有其內部原因。 3.2.8 取食方式 蠶幼蟲口器為咀嚼式,3.2.9 能壹點壹點地咬食桑葉,3.2.10 所以成語“蠶食鯨吞”中的“蠶食”形容象蠶壹樣逐步侵吞別人的利益;有些昆蟲如蠹類能鉆蛀木頭等,3.2.11 成語“鼠嚙蠹蝕”等反映了這壹點,3.2.12 “神奸巨蠹”則形容大奸人,3.2.13 “蠹國害民”中的“蠹”則轉意為禍害國家的行為;蟬的口器屬吸收式,3.2.14 只能吸進液態食物,而3.2.15 不3.2.16 能大嚼樹的枝葉,3.2.17 古人認為蟬只飲露水,3.2.18 必定象長時間不3.2.19 吃東西的龜那樣空腹細腸,3.2.20 因此用。

2. 《昆蟲記童年魯賓孫漂流記》裏的四字詞語或成語越快越好

扭轉逆境 --《魯賓孫漂流記》讀後感 有這麽壹個假設,把妳拋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有壹艘船供給妳充足的食物以及日用品,這個島上沒有兇猛的野獸和野人,那麽,妳願意來到這個島上麽?或者說,妳若變成這樣會怎麽做?這就是《魯賓孫漂流記》的最初假想。

笛福把這個假想描寫在魯賓孫這個人物身上。魯賓孫是壹個英國青年,他懷著雲遊四海的誌向越過大西洋和太平洋,在驚心動魄的航海中經歷無數險情,後來整條船在太平洋上不幸遇難,他作為唯壹幸存的人在壹個孤島上生存下來。

“有時我會發生疑問,為什麽蒼天要這樣作踐他所造出的生靈,害得他這樣不幸,這樣孤立無援,這樣沮喪無聊,以致使人找不出理由對這種生活產生感謝的心情?”從這句描寫中,不難看出魯賓孫初登孤島時的絕望心情。 他需要面對的不是兇猛野獸,而是人類最大的弱點--孤獨。

他,在這種環境與可怕情緒的摧殘下,依然活了下來,是什麽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沒錯,是求生的意誌,是生命的本能,是生的動力呀!“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從我最不幸的處境中取得壹個經驗教訓,這教訓就是: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 *** 的東西。 ”魯賓孫擁有把逆境轉變為對自己有利環境的能力,他懂得如何總結好與壞、利與弊,並善於利用目前的利扭轉逆境,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除了強烈的求生意誌,還有魯賓孫自己的冒險精神、毅力與冷靜的頭腦在起作用。 他與我壹樣,與父母有隔閡,有遠大的誌向與抱負,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鬥,可是,換作是我能否有他那樣的毅力與勇氣呢?他用雙手為自己建立了壹個堡壘似的安全的家,儲備充足的食物和彈藥,勇敢地抵抗入侵者。

真讓我汗顏,若是我在這樣的環境下,也許會嚇得手足無措,更別提防禦工事和建造壹個家了。 我還在父母的庇護下,家庭的溫床裏,做自己的春秋大夢。

雖然我與魯賓孫的年齡無法相比,可單單在精神上,我卻是遜於他許多的。幾乎沒有挫折,我的道路是平坦的,可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我壹直抱怨這抱怨那,懶惰地生活在吃飽穿暖無風無浪的生活中。

魯賓孫會成為青年們崇拜的人物,是因為他是有活力、有創造意識、不怕艱苦、善於團結人的壹個發展、進步人物。 不得不承認,任性、嬌氣、依賴性強而動手能力差是我的也是大多數青少年的缺點。

是的,要培養扭轉逆境和在艱苦環境中生存的能力,我得從現在開始,反思自己,鍛煉自己了。

3. 四字成語+解釋

愛國壹家凡是熱愛祖國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壹家人。

傲睨壹切睨:斜視。斜著眼看壹切事物。

形容目空壹切,什麽都瞧不起。 傲睨壹世睨:斜視。

高傲地旁觀,對當代的壹切都不看在眼裏。形容傲慢自負,目空壹切。

安於壹隅隅:角落。安心在某壹個角落。

形容茍安壹角,不求進取。 百不當壹當:抵擋。

壹百個抵擋不住壹個。 百不得壹壹百個裏面也得不到壹個。

形容人或物的難得或所得極少。 百不獲壹壹百個裏面也得不到壹個。

形容人或物的難得或所得極少。 百不失壹壹百次中無壹次失誤。

表示射箭或打槍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百不為多,壹不為少指難得的好人或好東西。

百不壹存猶言無壹寬免。 百不壹貸貸:饒恕,寬免。

無壹寬免 不拔壹毛比喻非常吝嗇。同“壹毛不拔”。

百不壹爽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會失誤。

百不壹遇壹百次中遇不到壹次。形容極其難得。

百尺竿頭,更進壹步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壹步努力。

背城借壹背:背向;借:憑借;壹:壹戰。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壹死戰。

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壹戰。 飽餐壹頓指大吃壹頓。

別創壹格指開創壹種新的風格或形式。 褒采壹介褒:褒獎;采:采用;壹介:微小。

有細小的長處也可以褒獎、采用。 不吃羊肉空惹壹身膻羊肉沒吃上,反倒沾了壹身羊膻氣。

比喻幹了某事沒撈到好處,反壞了名聲惹來了麻煩。 不成壹事連壹樣事情也沒有做成。

指什麽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抱成壹團保持壹致,行動起來像壹個人。形容關系極為親密。

彼此壹樣指兩者完全壹樣。 背城壹戰背:背向。

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壹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壹戰。

百動不如壹靜指多動不如靜待有效。 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比喻壹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步調壹致步調:行進的步伐。比喻行動和諧壹致。

不管三七二十壹不顧壹切,不問是非情由。 不管壹二不論是非情由,不顧後果。

不敢越雷池壹步越:跨過;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原指不要越過雷池。

後比喻不敢超越壹定的範圍和界限。 不顧壹切什麽都不顧。

百喙如壹猶言眾口壹辭。許多人都說同樣的話,看法或意見壹致。

冰厚三尺,非壹日之寒非:不是;寒:冷。冰凍到三尺厚,不是壹天冷造成的。

比喻某壹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醞釀、積累的結果。 百喙壹詞猶言眾口壹辭。

同“百喙如壹”。 別具壹格別:另外。

另有壹種獨特的風格。 不拘壹格拘:限制;格:規格,方式。

不局限於壹種規格或壹個格局。 不經壹事,不長壹智智:智慧,見識。

不經歷壹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 半解壹知指理解得不深,知道得很少。

同“壹知半解”。 不可無壹,不可有二不可以壹個沒有,也不可以有第二個。

指獨壹無二。 不可無壹,不能有二形容獨壹無二或唯壹的。

冰解的破冰凍融解,箭靶射中。比喻問題解決,障礙消除。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搬:移動。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

自食其果。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卻害了自己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卻害了自己。

蒼蠅不抱沒縫的蛋形容自身不正,壞事才會找到頭上。 的的確確指真實的,毫無疑問。

得勝的貓兒歡似虎形容由於取得了勝利而得意忘形,自以為了不起。 的壹確二形容明明白白,確確實實。

扶不起的阿鬥阿鬥:三國蜀漢劉備之子劉禪的小名。阿鬥庸碌無能,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興蜀漢。

比喻扶持不起來的人。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舊的沒有了,只好被迫去買新的,壞事變成了好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比喻各家有各家的難處與苦衷。 集矢之的集矢,指箭射中目標。

比喻眾人所指責的對象。 沒有說的指沒有可以指責的缺點。

或指不成問題,沒有申說的必要。 沒嘴的葫蘆沒有嘴的葫蘆。

比喻不善言談或說話很少的人。 切近的當①恰切得當。

②指意淺語實。 強扭的瓜不甜比喻強人所難,非兩廂情願而辦成的事情不可能美滿。

拳頭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馬比喻為人清白,作風正派,過得硬。 熱鍋上的螞蟻形容心裏煩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樣子。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事情總會有終結,熱鬧場面不會持續太久。 無的放矢的:靶心;矢:箭。

沒有目標亂射箭。比喻說話做事沒有明確目的,或不切合實際。

有的放矢的:箭靶子;矢:箭。放箭要對準靶子。

比喻說話做事有針對性。 移的就箭移動箭靶靠近箭。

比喻曲意遷就。 壹發破的發:射出;的:箭靶的中心。

壹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壹下子就擊中目標或壹句話就擊中要害。

遠來的和尚會念經比喻外地來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視 閻羅王面前須沒放回的鬼人死後就不會復活。比喻到手的錢不會再退出來 壹語破的的:箭靶的中心。

壹句話就說中要害。 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