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俗手與妙手本來是圍棋中的三個術語,指行棋過程中的三種狀態,昨日被2022年高考試題炒上了熱搜(圖1),筆者對比自身的專業來對圍棋中的三個術語做壹個工程造價的新解。
圍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
本手並不是指初級選手下棋走的路數,90%的意思是指循規蹈矩地按(圍棋)定式行棋,如開局時,先占角,後占邊,最後發展中央,角上的空間很大,但行棋變化並不多,因此在角上行棋就產生了壹些固定的套路定式,少的定式10多步組成,多的如“大雪崩”、“小雪崩”定式被推導出幾十步公式型招數,壹個學習三天半圍棋的人與高手對決,前30步因為走的可能都是定式,基本看不出水平高下,這種行棋下法叫本手。
俗手不能全部理解為臭棋,10%也許體現的是大智若愚的境界,如人機對決中阿爾法圍棋(AlphaGo),阿爾法的行棋套路許多內行人直呼根本理解不了,當經過30步以後發現,原來人理解的當初看成不懂的俗手經過演變竟然是壹步妙棋。
妙手不用多解釋,妙手丹青、妙手回春、妙手天成等等成語將妙手詮釋得淋漓盡致。
工程造價中的“本手、妙手、俗手”
在工程造價中是不是開局就要大放妙手?錯。因為妙手可以為壹方帶來利益,但對於交易的另壹方就是利益損失,無論是發包方還是承包方,釋放出妙手如果被對手確認和識破,就會遭到千方百計的阻止。
發包方最典型的妙手就是占天時、地利、人和為勢。 在工程招標文件、工程建設施工承包合同範本中大肆加入霸王條款,如投標方如果不能在投標時間段內發現工程量清單的錯誤,就視為招標工程量清單沒有問題,將來出現的招標清單壹切項、量錯漏問題不在結算中增加調整費用。
承包方的所謂妙手就是自認為得意的不平衡報價。 妄圖在結算中獲得壹些小聰明式的便宜。在棋局中沒聽說過古今中外的國手在前10步內就妙手連發棋譜,除了下棋壹子定天元的李世民,從未見過第二個高人這樣下棋。圍棋中外行人定義妙手是壹劍定乾坤的絕殺招式,內行更願意賦予救危難於水火的落子為妙手,但更多的妙手則是潤物細無聲的行棋步調。妙手並不是人人都可以運用自如的行棋招勢,更多的棋子是在壹板壹眼中落入盤中。
高考試題把本手形容為基礎、基本功是不錯的比喻,在初學圍棋時,老師會先教學員壹些死棋、活棋的定式,也會讓學員背幾十個常用的開局定式不斷演練,之後隨著水平提高,再用所學的定式在實戰中進行排列組合,克敵制勝。這就如同工程造價人學習的工程預算定額,在清單計價中把定額子目套入清單項目中進行組價,最終得出清單項目的綜合單價,保證每壹個項目綜合單價組價合理,才可以確保最終工程總造價可以盈利。
在工程咨詢行業的從業人員,更強調的是本手的行棋風格。 套定額壹定要用“對”與“錯”來分是非,取費(非不可競爭費用)也要用官方的文件做依據,組價要到信息價中找答案。這壹系列的本手操作不能視為錯誤,但與對手過招時永遠都是固定套路取勝的概率壹定不會太高,壹個130萬的投標項目,投標方組出的價格與標底(地產商)的控制價格相差1000多元,這不是歪打正著的運氣,也沒有任何妙手存在其中,只是對方的套路盡在掌握之中,甚至競爭對手的投標價格都能猜出八、九,事後懷疑是否有人泄露標底,只有投標人心裏清楚,這種標再投上10次,誤差率也就是1‰上下。
本手只是保證自身不犯低級錯誤的前提,妙手才是取勝的法寶。 但工程造價中妙手越來越難以釋放,原因是對方已經掌握了妳的妙手套路,如在不平衡報價課程中,許多人羅列了多條不平衡報價的方法,土方工序發生在開工後,回款時間最早,因此土方價格要報高價,可以更大限度地促進資金回籠;預計清單工程量比實際工程量大,價格要報低價,避免利潤被過多扣減,甚至壹些預計項目實施過程中會被取消的清單項目,投標方將綜合單價報價為0元。如果不平衡報價這樣容易被察覺,這就不叫不平衡報價了,而應該稱報價失誤。 每下壹步落子之前讓對方知道具體的位置了,這盤棋勝負早已經確定了。
“妙”與“俗”在壹步之間
棋局中所謂絕對的妙手、俗手往往只是在復盤中被總結出來,高手行棋過程中,普通觀棋的人壹般是無法定義“妙”與“俗”的界限,有時看似的本手因為建立在對方的俗手基礎上,自然演化成為了妙手。
自身首先不犯錯誤,把勝利建立在對手的失誤上也是壹種贏。
有人說模擬清單都是招標方設置的局,他們事先做了充分的功課,故意在其中做些手腳,然後引誘投標方上當,之後再采用“預轉固”的方法砍上壹刀,把簽訂合同之時變成承包方賠錢的起點。而筆者認為的模擬清單是故意行為,只要招標方敢在招標文件裏故意設局,招標文件裏壹定會存在錯誤,這個錯誤壹旦被發現,當初招標方精心設計的妙手立刻就變成俗手。
模擬清單大多都是在清單工程量裏做文章,投標時就用本手這種最笨的方法審核每壹條清單工程量,發現招標文件裏工程量比圖紙大的,就報低價,反之就報高價,這個“高”不是搶錢似的實現壹夜暴富的巨額利潤,低價也不是將清單綜合單價直接0元填報,可能是在原正常清單綜合單價的基礎上做4% 6%的微調,整個程序操作下來,總價能多實現1%的利潤就是勝利,相比勝天半子的喜悅,1億元的項目1%就是百萬利潤,足以用手舞足蹈的方式進行歡慶了。
妙化身為俗,俗轉化成妙,阿爾法在棋局中為人演繹了這麽壹個深奧的哲學道理。有IT人士說,人在為機器設計棋局程序時,是讓機器分析棋盤上每壹點的邏輯分值,機器下的每壹步棋都選擇在分值最高的點上。在機器的大腦芯片中只有邏輯分值的高低,沒有功名利祿的誘惑,而在人的棋局中,只要有利益的得失,就會產生利令智昏的俗手;本手風格型的棋手,每壹步保證不錯才是正確的棋路,把妙手建立在為個人實現利益的基礎上創造都會變成壹步臭棋。
舉個例子,許多人咨詢天棚上的燈具所占面積應不應該扣除的問題?筆者也翻閱了幾個地區的定額、清單計價規則,條款中只註明了扣除0.3 的孔洞,而燈具、檢修口並不是孔洞的範疇,實際誰家的吊頂天棚上也不會留置千瘡百孔的孔洞,暴露出的是提問人只想著如何扣減工程量,不知道吊頂天棚上如果壹個燈具都沒有,吊頂人工成本至少要減少5%,吊頂天棚上有燈具材料費不會減少,人工費卻會增加。
各位同行,妳們也當回閱卷老師,看看我這篇文章能打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