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yán xíng jǔ zhǐ
釋義指壹個人的言語和行為,姿態與風度。
出處《易·系辭上》:“言行,君子之樞機。” 晉·陶潛《閑情賦》:“神儀嫵媚,舉止詳妍。”《後漢書·馮異傳》:“觀其言語舉止,非庸人也。”
示例透過壹個人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出其素養如何。
言談
註意事項
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凡人皆有長處,也難免有短處。人總是有自尊心的,往往不願別人觸及自己的某些缺點、隱私、不愉快事情。因此,在人際關系中,講話人須講求避諱。對談話對象涉及到壹些敏感的、特殊的事情時,應多為對方著想。
不能打斷他人的談話或搶接別人的話頭。[3]
不得忽略了使用概括的方法,不要使對方壹時難以領會妳的意圖。
註意力不要分散,不要使別人再次重復談過的話題。
最好不要連續發問,讓人覺得妳過分熱心和要求太高,以致難以應付。
不能對待他人的提問漫不經心,使人感到妳忽略和輕視對方。
不要隨便解釋某種現象,輕率地下斷言,借以表現自己是內行。
不要避實就虛,含而不露,讓人迷惑不解。
要適當地強調某些與主題風馬牛不相及的細枝末節,不能使人厭倦,感到窘迫。
不要當別人對某話題興趣不減時,妳卻顯示出不耐煩的樣子。不應立即將話題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方面去。
不要將正確的觀點、中肯的勸告佯稱為是錯誤的和不適當的,使對方懷疑妳話中有戲弄之意。
避免談及生理上的缺陷。說話時都要避開人的生理缺陷,不得已采取間接表達方式。如對跛腳人應客氣說:“妳腿不方便,請先坐下。”
最好不要提起對方的家庭不幸。像親屬死亡、夫妻離異等。如果不是當事人主動提及,不宜唐突說起。
最好不要提及人事的短處。為人處事方面的短處、不體面的經歷和現狀,這些都是對方不希望他人觸及的敏感點。
入鄉隨俗。“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這對於社交成敗至關重要。
身為淑女不要覺得妳天生就招人喜歡,跟別人說話,註意避諱,其實是理解人、尊重人、講文明、有修養的表現。如果能盡量避免不愉快產生,人人皆大歡喜。事實證明,淑女優雅動人的談吐,會有助於社交,有助於體現淑女的個性美,會為她的美麗平添幾分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