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牛衣對泣詞語解釋

牛衣對泣詞語解釋

王章,漢朝時候鉅平人,字仲卿。他少年時代用功讀書,所以後來很有學問。

可是,他家裏很窮,窮得連棉被都沒有壹條。冬天的時候,天氣很冷,他只能鉆在牛衣裏面凍得發抖。牛衣是用亂麻編成,披在牛身上禦寒的東西,可見他窮到如何程度了。

有壹次,他不幸生了病,既沒有錢延醫治療,又沒有較為溫暖的棉被可以禦寒,他覺得窮到這種地步,如果不會病死,也壹定要凍死,人生到此,已經無望,不禁傷心的哭泣起來。同時,和他的妻子決別:

「我是不會有希望的了,貧病交迫,毫無生路,希望妳自已保重罷。」

他的妻子卻很明理,就安慰他,勉勵他說:

「妳不要這樣說,現在京師裏那些達官貴人,有那壹個才學比的上妳的?將來妳總有發達的壹天。現在雖然窮苦,應該更加勉勵自已才行,何必說這些喪氣的話呢?」

王章聽了她的話,又恢復了自信心,希望給他帶來了精神力量,病勢也就減輕,不久就恢復了健康。

由於他不斷的艱苦奮鬥,終於戰勝了厄運,有了出頭的機會,得到了諫大夫的官職。他是個性情剛直的人,忠於職守,遇事敢言,結果得罪了權貴,因此被免職。

漢成帝時,由於王鳳的舉薦,又做了京兆尹。王鳳是皇帝的親戚,又是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子弟滿朝,都有權勢,而他自已更專權用事,因此滿朝公卿為之側目。可是王章對於他的作為卻看不過去,雖然他是王鳳所舉薦的,他卻不願同流合汙,而且也不願為了私恩而對於王鳳的橫行無忌緘口不言,他決定上壹奏章,彈劾王鳳。

他的妻子覺得這樣做太危險了,就勸阻他道:

「壹個人似乎應該知足,能夠有今天,已經不容易,何必自討苦吃,妳不想想當初牛衣對泣的時候嗎?」

可是王章的忠心、正直,使他不考慮自已的利害關系,仍舊毅然決然的寫好奏章,列舉王鳳的罪狀,向皇帝檢舉。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以王章的卑微地位,怎能動搖王鳳的權勢?終於被關進監牢,就此死在監牢裏了。 ※形容夫妻生活極端貧困淒苦,「漢書」「王章傳」:「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人貴知足,獨不念牛衣涕泣時耶?」 文化課教材(高級):牛衣對泣(成語故事) 作者: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ROM: big5.zhengjian/articles/2008/3/18/51231 ◇◇◇ ◇◇◇ ◇◇◇ 原文 初,章(1)為諸生(2)學長安,獨(3)與妻居。章疾病,無被,臥牛衣(4)中,與妻決(5),涕泣(6)。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師尊貴在朝廷人誰逾(7)仲卿者?今疾病困,不自激卬(8),乃反涕泣,何鄙也!」 (《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王章》) 批註 (1)章:指西漢時王章,元帝時官至京兆尹。後因帝舅王鳳專權,王章上表諫帝疏遠王鳳,後被王鳳構陷下獄死。 (2)諸生:泛指在學的人。 (3)獨:只、僅。 (4)牛衣:用麻草編成供牛禦寒用的覆蓋物,如蓑衣類等。 (5)決:通「訣」,永別、告別。 (6)涕泣:流淚哭泣。涕,音替。 (7)逾:音魚,超過、超越。 (8)激卬:情緒激勵昂揚。卬,通「昂」。 故事闡述 王章,字仲卿,是西漢泰山巨平人。他在朝廷做官時,以直諫敢言聞名。王章出身貧困,當他年輕還是個窮學生時,只和妻子兩人住在長安。壹天,王章生了重病,家裏卻沒有被子可讓他覆蓋取暖,只能躺在用麻草編成供牛禦寒用的衣物裏。王章以為這次自己的病不會好了,就哭泣的跟妻子訣別。妻子聽完後生氣的斥責他:「現今朝廷顯貴的人中,有誰的才智能超越妳?現在只是遭受壹點疾病的困苦,妳不激勵自己振作,反而還流淚哭泣,這樣如何能成大事呢!」王章後來果然病愈,元帝時還升官任京兆尹。 後來,人們便把這個故事濃縮而引申為「牛衣對泣」這句成語,比喻夫妻壹起度過窮困的生活。 討論 (1)妳認為王章為什麽能度過這次大病?他的妻子對他有什麽幫助? (2)妳自己或親友曾遇過人生中最大的困境嗎?妳是逃避或者勇於面對?說說妳自己或親友的處理結果跟大家分享。 造句練習 例:富人花錢如流水,窮人則縮衣節食,牛衣對泣,這是兩者最強烈的對比。 例:在她先生投資失利的那段困苦日子,夫妻常牛衣對泣,互相埋怨。 相似成語 寒門飲恨 課後時間 成語接龍: 牛衣對泣→泣不( )聲→聲( )擊西→西子( )心→心不在( ) 參考答案: 牛衣對泣→泣不(成)聲→聲(東)擊西→西子(捧)心→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