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曹沖稱大象,吳王索魚腸 猜壹成語

曹沖稱大象,吳王索魚腸 猜壹成語

答案:刻舟求劍 。

解題思路:“曹沖稱大象”指的是“曹沖”讓大象進入舟上,通過刻在舟上的痕跡,知道舟下降了多少,再把大象牽出船,然後裝上石頭,裝到大象上船的之後船下沈的位置,來計算出大象的重量,扣:“刻舟”。 “吳王索魚腸”指的是“吳王求取魚腸劍”,扣:“求劍”。

刻舟求劍(kè zhōu qiú jiàn),漢語成語,比喻人的眼光未必與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步,也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

成語原文出處是這樣的: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

譯文: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中掉到水裏。他立刻在那船(舷)上刻了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後停了下來,這個楚國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跳到水裏尋找劍。船已經行駛了,但是劍沒有移動,像這樣尋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對應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壹不小心,隨身攜帶的壹把寶劍滑落江中,他趕緊伸手去抓,可惜為時已晚,寶劍已經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

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壹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個記號,並且對大家說:“這是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壹個記號。”

大家都不理解他為何要這樣做,也不再去問他。

船靠岸後,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有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楚人撈了半天,始終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寶劍不就是從這裏掉下去的嗎?我還在這裏刻上了記號,現在怎麽會找不到呢?”

聽他這麽壹說,那些人紛紛大笑起來,說道:“船壹直在行進,而妳的寶劍卻沈入了水底,不會隨船移動,妳又怎能找得到妳的劍呢?”

這則成語包含著兩層道理。

壹層是,人的思想認識如果不符合客觀實際,就不會把事情做成功。

另壹層是,客觀實際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果把陳規舊章當成解決新問題的法寶,也要鬧笑話。作者這種思想是樸素的唯物思想,辯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