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下山的含義
猛虎下山的含義,老虎的身軀龐大得嚇人,淡黃色的毛中有壹道道斑紋,胸前的毛卻是白色,壹條大尾巴上壹圈圈黑紋,看起來像壹只巨大的貓。以下為大家分享猛虎下山的含義。
猛虎下山的含義1猛虎下山,漢語成語,拼音是měng hǔ xià shān,意思是形容猛虎下山時的威風。出處:清·吳趼人《九命奇冤》第26回:“大有轉身作壹個‘猛虎下山’之勢,劈面撲來,要想楊福壹閃,他好乘勢翻個跟鬥,到楊福後面去。”
示例:
姜樹茂《漁島怒潮》第16章:“王副隊長帶領幾個隊員,跳起身來,個個似猛虎下山,追趕逃敵。”
造句:
1、婦女好有壹比母老虎,工作起來似猛虎下山。打扮上妝漂亮美麗嬌,三八節日上臺表演賽。婦女選美評比進級獎,貂蟬容顏楊玉環的'美。願妳青春靚麗花壹朵!
2、猛虎下山、玉兔呈祥;除舊迎新、美麗心情;事業愛情、美滿雙拼;煩心瑣事、稍縱即逝;美好願望、接連不斷。祝您:兔年大吉,萬事如意!
3、山坡上的橡樹林,樹葉雕落,風兒嚎啕過處,猶如猛虎下山,威風振振。花崗石崖上,青苔斑斑,也似奇異畫面;銀松林裏,白色茫茫。
4、紅軍如猛虎下山般進入比賽,而且客隊的重要球員沒能參賽,在安菲爾德充滿渴望的球迷面前,他們利用了所有這些優勢。
5、在我國民間,虎也歷來以“猛虎上山節節高升,猛虎下山財源廣進”之說而深受人們喜愛。
猛虎下山的含義2猛虎下山的意思是:形容猛虎下山時的威風。
這句話出自清代吳趼人《九命奇冤》第26回:“大有轉身作壹個‘猛虎下山’之勢,劈面撲來,要想楊福壹閃,他好乘勢翻個跟鬥,到楊福後面去。”
譯文:正有轉身的動作,像兇猛的老虎下山的氣勢,迎面而來,誰想到,楊福壹個閃身躲過了,他成其不備翻個跟鬥,來到了楊福的後面。
猛虎下山在文章裏也有較為豐富的運用,姜樹茂《漁島怒潮》第16章:“王副隊長帶領幾個隊員,跳起身來,個個似猛虎下山,追趕逃敵。”
在過去山大王,或者武將家廳堂掛中堂,壹般是猛虎下山,表示壹種力量強大的意思。虎下山為覓食,所以虎帶著殺氣,而這殺氣就是力量的象征。
猛虎下山的近義詞有:猛 虎出山、猛虎離山
1、猛虎出山[měng hǔ chū shān]
出處:清·錢彩《說嶽全傳》第七十五回:“那人使動手中雙戟,猶如猛虎離山。”譯文:那人揮舞著手中的雙戟,姿勢迅猛猶如兇猛的老虎出山。
當代作家劉流《烈火金剛》第二十九回:“毀公路老百姓暴風卷土,殲敵人八路軍猛虎出山。”譯文:毀壞公路老百姓就像暴風卷土壹般,殲滅敵人八路軍就像猛虎出山壹樣。
解釋:像兇猛的老虎出山壹樣。形容動作勇猛又快速。
2、猛虎離山[měng hǔ lí shān]
出處:同猛虎出山。
解釋:像兇猛的老虎離開山壹樣。形容勇猛而迅速。
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壹起生活。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間遊蕩尋食。能遊泳,不會爬樹。由於林區開發、人口激增,過去偏遠地區都已發展為村鎮,虎亦常到林區居民點附近覓食。
虎多黃昏活動,白天多潛伏休息,沒有驚動則很少出來。虎的活動範圍較大,在北方日尋食活動範圍可達數十公裏;在南方西雙版納因食物較多則活動距離較短。
猛虎下山的含義3猛虎下山的下壹句是什麽
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解釋
1、形容猛虎下山時的威風,來勢洶洶,擋不住。
2、猛虎下山,詩名,有詩雲:“天涯此路盡雨風,廣恩天下念眾生。麒麟蒙光祥瑞聚,猛虎下山野狼驚。”
3、猛虎下山,屬 硬門拳中的中高級套路。形似 少林虎拳,比較突出地體現了硬門拳剛、猛、迅、利。套路動作變化較多,突出壹個虎字,手法,步法,身法均體現了南派 虎拳的風格特點。
出處
清·吳趼人《九命奇冤》第26回:“大有轉身作壹個‘猛虎下山’之勢,劈面撲來,要想楊福壹閃,他好乘勢翻個跟鬥,到楊福後面去。”
猛虎下山的含義4和虎有關的成語
1、捉虎擒蛟:蛟:蛟龍。能上山捉老虎,下海擒蛟龍。比喻本領大。
2、龍潭虎窟:窟:洞穴。潭:深水池。龍居住的深水潭,虎棲身的巢穴。比喻極其兇險的地方。
3、臥虎藏龍: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4、養虎為患:比喻縱容敵人,留下後患,自己反手其害
5、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6、養虎自斃:見“養虎自嚙”。
7、離山調虎:比喻用計謀調動對方離開原地。
8、燕頷虎須:形容相貌威武。
9、三言訛虎:猶三人成虎。
10、如龍似虎:形容勇猛有活力。
11、麟角虎翅: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間不可多得的人才。
12、如狼如虎:見“如狼似虎”。
13、熊腰虎背:腰粗壯如熊,背寬厚如虎。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14、狼顧虎視:如狼虎視物。形容威嚴而兇狠。
15、敲山震虎:見“敲山振虎”。
16、以肉餧虎:比喻白白地送死。
17、雲龍風虎:虎嘯生風,龍起生雲。指同類的事物相感應。
18、猛虎添翼:比喻強大者又添了某種有利條件
19、委肉虎蹊:委:拋棄;蹊:小路。把肉丟在餓虎經過的路上。比喻處境危險,災禍即將到來。
20、喬龍畫虎:形容假心假意地獻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