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浩如煙海,形容典籍、圖書等極為豐富。不能形容商品。
3.狹路相逢,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不可用於老友見面。
4.漠不關心,不能帶賓語。要說成“對……漠不關心”。)
5.近壹段時間來,巴以暴力流血沖突持續加劇,巴以和平面臨空前絕後的威脅。(“巴以和平面臨的威脅”是空前的,但今後可能更嚴重,不會“絕後”。)
6.素昧平生,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不用於知識。
7.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8.捉襟見肘,形容衣服破爛,也比喻顧此失彼,窮於應付。不形容衣服很不合身
9.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10.果不其然,果然如此。指事物的發展變化跟預料的壹樣。
11.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不能用於對待別人。
12.不知所雲,形容說話內容混亂,無法理解,使人不知道說的是些什麽。是用於批評說話人的。如“這篇文章邏輯性太差,使人看了~。”
13.不可思議,原有神秘奧妙的意思。現多指無法想象,難以理解。
14.振聾發聵,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註意“振”的寫法,不能誤寫成“震”。
15.螳臂當車,也可以寫成“螳臂擋車”,螳螂舉起前腿想擋住車子前進,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去做辦不到的事情,必然失敗,多指逆潮流而動。
16.渙然冰釋,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像冰壹樣完全消除。(渙然冰釋,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不用於消除煩惱。)
17.炙手可熱,比喻人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不指知名度。註意“炙”的寫法,這個字取意“肉在火上烤”。
18.不寒而栗,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19.耿耿於懷,習慣用於不能忘懷與別人的芥蒂。
20.年富力強,形容年紀輕,精力旺盛。不能用於退休的老人。
21.略勝壹籌,比較起來,稍微好壹些。不用於價格高低的比較。
22.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壹樣,不形容個性鮮明。
23.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4.無可厚非,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
25.怨聲載道,怨恨的聲音充滿道路。形容人民群眾普遍強烈不滿。
26.亡羊補牢,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28.首鼠兩端,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左右動搖不定。不用於表示言行不壹
27.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不形容兩個人方向相反。
29.充耳不聞,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
30.集腋成裘,狐貍腋下的皮雖很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壹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褒義。
31.條分縷析,有條有理地細細分析。褒義。
32.安之若素,安然相處,和往常壹樣,不覺得有什麽不合適。不能表示“心裏安穩”。
33.壹文不名,同“不名壹錢”“不名壹文”,意思是壹個錢都沒有。名,占有。
34.涉筆成趣,形容壹動筆就畫出或寫出很有意趣的東西。常用來表示創作者水平高。
35.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36.衣錦還鄉,舊指富貴以後回到故鄉,含有向鄉裏誇耀的意思。
37.不足掛齒,表示不值得壹提,含輕視或自謙之意。
38.壹塵不染,泛指人品純正,絲毫沒有沾染壞習氣;也指環境非常清潔。
39.傾巢出動,比喻全部出動,貶義。
40.彈冠相慶,指官場中壹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夥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貶義。
41. 官樣文章,諷刺那些空話套話連篇的照例敷衍的虛文濫調。貶義。
42.望文生義,不了解某壹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貶義。
43.耳提面命,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向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褒義。不能用來形容官僚作風。)
44.良莠不齊,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好人壞人都有,混雜在壹起。“良莠不齊”和“參差不齊”都有不整齊的意思。但良莠不齊是指好人壞人都有,或者水平有高有低;混在壹起;“參差不齊”是指長短高低大小不壹;當時是指水平不壹。
45.赤地千裏,形容旱災或蟲災造成大量土地荒涼的景象。
46.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註意區分“拭目以待”,意思是擦亮眼睛等待,或等待事情的實現。
47.唾手可得,比喻極容易得到。
48.亦步亦趨,原意是說,妳慢走我也慢走,妳快走我也快走,妳跑我也跑。比喻由於缺乏主張,或為了討好,事事模仿或追隨別人。貶義。不能表示緊跟潮流。
49.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不表示無中生有。
50.胸無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壹。褒義。不能表示缺乏謀略。
51.側目而視,又恨又怕地看著。不能形容驕傲自滿。
53.人嚴陣以待,指做好充分戰鬥準備,等待著敵人。
52.如履薄冰,比喻行事特別謹慎,存有戒心。只能用於主觀心理,不能表示客觀存在的危險狀態。
54.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正愛好它。不比喻言行不壹。
55.順水推舟,比喻順著某個趨勢或某種方便說話辦事。常諷刺不堅持原則。不能表示按規律辦事。
56.求全責備,對人對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但“求全責備”不能帶賓語,要說成“對……求全責備”。)
57.不置可否,不說行,也不說不行,指不表明態度。
58.子虛烏有,指假設的、不存在的、不真實的事情。
59.洞若觀火,形容有敏銳的觀察力,非常清楚地看出事物的本質,好象看火壹樣。
60.目無全牛,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莊子?養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61.耳熟能詳,指聽得多了,能夠說得很清楚、很詳細。校
62.蕓蕓眾生,原指世間的壹切生靈,後多指大群平凡普通的人。
63.不吝賜教,客氣話,希望對方指教。不能用於自己。
64下裏巴人,與“陽春白雪”相對,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壹種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
65.大放厥詞,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多含貶義。
66.有文不加點,形容文章寫得極快且毫無修改痕跡,褒義。點,塗上壹點,表示刪去。
67.不脛而走,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往往用在消息等方面。(表示東西下落不明,用“不翼而飛”。)
68.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褒義。
69.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貶義。
70.拉大旗做虎皮,比喻打著某種旗號以張聲勢,來嚇唬人,蒙騙人。
71.雨後春筍,春天下雨後竹筍長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現。褒義。
72.有口皆碑,比喻高尚行為人人稱贊。
73.嘆為觀止,春秋時季劄在魯國觀看各種樂舞,看到舜時的樂舞,十分贊美,說看到這裏就夠了(觀止矣),再有別的樂舞也不必看了。以後這個成語用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74.“擢”音zhuó,擢發難數,形容罪行多得像頭發壹樣,數也數不清。與“罄竹難書”近義,罄竹難書:把竹子寫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多指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75.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蠻幹。貶義。暴虎,空手打虎;馮河,徒步渡河。“馮”讀píng。)
76.撲朔迷離,形容事情錯綜復雜,難以辨別清楚。不形容變化莫測。
77.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極點。只能形容人的態度,不能形容事情的性質;只表示痛恨,不表示痛心。
78.俯拾皆是,只要低下頭來撿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79.胸有成竹,指做事很有把握。不表示對情況很了解。
80.與人為善,指贊成人學好。現指善意幫助人。不指“文明禮貌,和氣待人”。
81.飛短流長,飛、流:散布;短、長:指是非、善惡。指散播謠言,中傷他人。不能形容瀑布。
82.無所不為,什麽壞事都幹。貶義。
83.事倍功半,指工作費力大,收效小。
84.不絕如縷,多形容局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註意區分“絡繹不絕”。)
85.世代相承,側重“繼承”。
86.張冠李戴,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認錯了對象,弄錯了事實。
87.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用於人的急迫心情。
88.口傳心授,口頭傳授技藝。不表示讀和想。
89.受寵若驚,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90.好為人師,喜歡當別人的教師。形容不謙虛,自以為是,愛擺老資格。貶義。不能用於表示熱愛教師工作。
91.無為而治,道家哲學,指統治者什麽也不做卻使天下大治。
92.空谷足音,在寂靜的山谷裏聽到腳步聲。比喻極難得到音信、言論或來訪。
93.軒然大波,比喻大的糾紛或亂子。
94.美不勝收,美好的東西很多,壹時看不過來。勝:盡。
95.相敬如賓,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對等賓客壹樣。不能形容孩子與父母的關系。
96.難能可貴,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貴,用於表揚人。不能用於贊美景物。
97.置之度外,放在考慮之外,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褒義。註意“置若罔聞”指的是置,放;若,好像;罔,沒有;聞,聽見。放在壹邊,好像沒有聽見壹樣;形容聽見了而不加理睬。)
98.耳濡目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99.反戈壹擊,掉轉武器向自己原來所屬的陣營進行攻擊。
100.振振有詞,說得似乎理直氣壯,貶義。不能理解為理直氣壯。
101.坐如春風,比喻聽了長輩教導,像是沐浴著和煦的春風。
102.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固執或愚蠢。
103.三人成虎,三個人謊報城市裏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三人成虎”與“人多為王”不同義,它比喻謠言或訛傳壹再反復就會使人信以為真。)
104.不以為然,不認為正確。
105.濟濟壹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壹起。不能形容壹般人多,更不能形容商品。
106.名不虛傳,傳出的名聲不是虛假的。指實在很好,不是空有虛名。
107.莫逆之交,莫逆:沒有抵觸,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誼。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108.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麽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麽幹。指跟著幹壞事。貶義。
109.退避三舍,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不用於躲避災難。
110.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後面,前後兩部分非常不相稱。不是加在中間。
111.見異思遷,看見另壹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誌不堅定,喜愛不專壹。不表示拿不定主意。
112.不瘟不火,戲劇表演既不沈悶也不過火。不能形容股票走勢或商品銷售形勢。
113.鞭長莫及,原意是鞭子雖長,也不能打馬肚子,比喻相隔太遠,力量達不到。註意“望塵莫及”,望塵莫及:只望見走在前面的人帶起的塵土而趕不上,比喻遠遠落後。
114.處心積慮,形容蓄謀已久,費盡心思。貶義。(註意“殫精竭慮”。殫精竭慮:用盡精力,費盡心思。)
115.“難言之隱”的“隱”就是“苦衷”。
116.城下之盟,指在敵方兵臨城下時被迫簽訂的屈服的和約。不用於平等的磋商。
117.溢美之詞,過分贊美的語言。貶義。
118.匪夷所思,指言談行動離奇古怪,不是壹般人根據常情所能想象的。
119.閃爍其詞,形容說話吞吞吐吐,躲躲閃閃,有意不把話說明白。
120.拋磚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謙辭,不能用於別人。註意,不少成語是專用於謙敬的。如:篷蓽生輝,別人的來到使自己感到榮幸。鼎力相助,別人的大力相助。壹言九鼎,別人說話頂用,受到大家尊重。
121.集思廣益,廣泛吸收群眾有有益的意見。
122.慘絕人寰,世界上再沒有比這更慘痛的事。形容慘痛到了極點。不能形容人。/補充:發指,頭發豎起來,形容非常憤怒。
123.改頭換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內容實質不變,貶義。不表示舊貌換新顏。
124.接踵而至”形容壹個接壹個來到,雖有人多的意思,
125.“青出於藍”意思是學生超過老師。
126.“休戚相關”指彼此間禍福相連,側重同甘***苦。表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應該用“息息相關”。
127.沸沸揚揚,象沸騰的水壹樣喧鬧。形容人聲喧鬧。不形容場面熱鬧。
128.“身臨其境”前面要加“有如”。/妙手回春,指醫生醫術高明,不指自救。)
129.俯首貼耳,十分聽話,奴氣十足。灰心喪氣:遇到困難、失敗而意誌消沈。/補充:趾高氣揚,高高舉步,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
130.臨淵羨魚,語出“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用來比喻只有願望,不去實幹,就無濟於事。
131.楚楚動人,姿態嬌柔、秀美,形容女子或柔媚的景物。不形容文章動人。
132.壹觸即發,比喻形勢緊張,馬上要發生嚴重的事件。
133.“陳陳相因”是貶義詞,意思是“沿襲老壹套,沒有改進”。
134.方興未艾,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
135.高談闊論,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議論,貶義
136.難言之隱:隱藏在內心深處不便說出口的原因或事情。形容有難言的苦衷。 隱: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
137.出神入化,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
138.身臨其境,親自到了那個境地。應換為“設身處地”。設身處地,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地位或遭遇中。
139.“出奇制勝”①原指作戰時運用奇兵或奇計;出敵人不意;制服敵人。②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外的辦法獲勝。不能帶賓語。
140.風聲鶴唳,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不能用來形容戰鬥激烈。
141.感同身受,心裏很感激,就象自己親身領受到壹樣。專用於代替別人表示感謝。
142.口若懸河,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辯,說起來沒個完。
143.“慷慨解囊”是資助別人,不是自己花錢買東西。
144.深入淺出,指講話或文章的內容深刻,語言文字卻淺顯易懂。不用於繪畫作品。
145.“罪不容誅”說的是罪過大,非殺不可。
146.氣宇軒昂,形容人很有氣概。不能形容建築物
147.今非昔比,現在不是過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勢、自然面貌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48.指手劃腳,形容說話時用手勢示意或輕率地指點、批評。
149.視同兒戲,把事情當成小孩兒玩耍壹樣來對待。比喻不當壹回事,極不重視。
150.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後,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
151.門戶之見,門戶:派別;見:成見。因派別不同而產生的成見。
152.漫不經心,指人對事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漫:隨便。
153.瑟瑟失調,比喻夫婦不和。不能用於其他人物關系。
154.絕無僅有,形容極其少有。不是絕對沒有的意思。(例如:“身上剛剝下來的棉衣,或者預備秋天嫁女兒的幾丈土布,再不然——那是絕無僅有了。”)
155.是可忍孰不可忍,指對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極度憤慨。不能用於對自然災害等。
156.念念:時刻思念著。念念不忘形容牢記心上,時刻不忘。壹般不用於不幸和痛苦的事情。
157.壹筆抹殺,指把成績、優點全部勾銷或全盤否定,壹般不用於否定錯誤或罪行。
158.繪聲繪色,指講述、描摹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動、逼真。不用於演戲。
159.敷衍:做事不認真。敷衍了事,指隨便應付壹下,就算把事辦了。用於對事。
160.厚此薄彼,形容對彼此待遇不同。壹般用於對人、單位、集體。
161.苦口婆心,形容懷著好心再三誠懇地勸告。壹般用於勸告那些不能較快地認識自己缺點錯誤的人。
162.姹紫嫣紅,姹:美麗;嫣:美好,常指笑容。姹紫嫣紅,形容各色嬌艷的花,不能單用於某壹種花
163.喧賓奪主,喧:大聲吵嚷。喧賓奪主,客人的聲音比主人的地位,或外來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164.壹蹴而就,蹴:踏;就:成功。壹蹴而就,踏壹腳就成功,形容輕而易舉。
165.放諸四海而皆準,壹般指友誼、團結等牢不可破。
166.漫不經心,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壹般指對事。
167.舍本逐末,放棄主要的、根本的,而只追求次要的、枝節的。生產與生活不存在本末關系,只有因果關系。
168.衷:內心。無動於衷,內心動也沒動,指對應該關心註意的事情不關心,置之不理。讀書是孩子應做的事情,只能說認真與否,不認真不能叫做“無動於衷”。
169.舉案齊眉(案:古時有腳的托盤。舉案齊眉,漢代梁鴻的妻子給他送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舉得高高的,後泛用以形容夫妻相敬。)
170.改弦易轍,(易:更換;轍:車輪軋下的痕跡,這裏指道路。改弦易轍,樂器換掉弦,車子改換道路。比喻變更方向、計劃或作法。招牌易名不叫改弦易轍。)
171.陳詞濫調,陳舊而不切實際的言詞,空泛的論調。過時的消息不叫陳詞濫調。註意:“陳詞濫調”的“濫”不能寫成“爛”。
172忍痛割愛:忍痛把自己心愛的東西交給別人。
173.情不自禁:感情激動,控制不住自己。手病態地抖動不叫“情不自禁”,可用“不由自主”。)
174.(衷;折衷。莫衷壹是,各有各的看法或主張,不能得出壹致的結論。壹般用於指議論者。句中可改為“無所適從”。無所適從:不知道依從誰好,不知道按哪個辦法好。)
175.豆蔻年華(唐杜牧有詩曰:“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舊時指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176.飛黃騰達(飛黃:傳說中的神馬;騰達:形容馬的飛馳。飛黃騰達,比喻壹些人的地位提升得很快。不用於生活水平的提高。)
177.痛心疾首(痛心:指悲憤到極點;疾首:頭疼。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極點。車禍致殘,只會悲痛,並無氣憤可言。)
178.維妙維肖。(維:語氣助詞,維妙維肖,形容刻畫或描摹得非常逼真。自然界的事物不能稱維妙維肖。)
179.遊刃有余。(遊刃:運轉刀刃,即用刀來操作。遊刃有余,對於運轉刀刃是寬寬綽綽,大有余地,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不能用來指生活輕松而又豐富多彩。)
180.肝腦塗地:原來形容慘死,後來表示竭盡忠誠,不惜任何犧牲。
181.汗牛:使牛出汗;棟:棟宇,屋子。汗牛充棟,用牛運書,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書,要放滿整個屋子。形容書籍極多。
182.萬籟俱寂(萬籟:自然界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萬籟俱寂,形容周圍環境十分寧靜。人聲、號聲消失不叫“萬籟俱寂”。)
183.運斤成風(斤:斧頭。運斤成風,揮動斧頭,風聲呼呼,比喻手法熟練,技術神妙。不是有力氣的意思。)
184.從長計議,指放寬時間慢慢商量考慮,不急於作決定,也指慢慢設法解決。句中可用“從長遠考慮”。
185.逆水行舟:比喻不前進就要後退,沒有前進緩慢的意思。
186.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壹樣,沒有輕而易舉的意思。
187.杳無音訊(杳:幽暗。杳無音訊,見不到蹤影,形容壹直得不到對方的消息。句中可用“無影無蹤”。)
188.期期艾艾:《史記?張丞相列傳》裏說,周昌口吃,壹說話總要重復說“期期”。《世說新語?言語》裏說,鄧艾口吃,壹開口就要說“艾艾”。形容口吃的人說話不流利。
189.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災害發生之前就加以防備。用於此不當,可改為“猝不及防”。猝不及防“事情突然發生,來不及防備。
190.首當其沖(沖:要沖,交通要道。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對方的沖擊、壓力、攻擊,或首先遭受災難。並非指沖在最前面。)
191.胸有成竹:比喻處理事情心裏先有主意,有成算。
192.付之壹笑:用笑來對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會。
193.見仁見智:指對同壹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與“造詣深”無關。
194.犯而不校(校:計較。犯而不校,別人觸犯了自己也不計較。)
195.淋漓盡致(淋漓:滲透了水的樣子,比喻盡情、酣暢;盡致,達到極點。淋漓盡致,形容文章、說話表達得充分、詳盡,或痛快到了極點。可改為“體無完膚”。體無完膚:比喻論點全部被駁倒或文章被刪改得很多。)
196.名不虛傳,流傳開來的名聲與實際相符。
197.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
198.名正言順,名義正當,道理也講通。
199.為虎作倀(倀;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倀鬼,專門引誘來給虎吃。比喻給壞人做幫兇。)
200.不勝枚舉。(枚:個。不勝枚舉,形容同壹類的人或事物很多,不能壹個個地列舉出來。星辰“無數”,不同於“為數多”,“不勝枚舉”不足以表示“無數”。)
201.視而不見,看見了同沒有看見壹樣。形容不關心。
203.醍醐灌頂(醍醐:純酥油,由牛乳提煉;灌:澆;頂:頭頂。醍醐灌頂,佛教用以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得到啟發和徹悟。也比喻感到清涼舒適。)
204.不足為訓(訓:法則。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遵循或仿效的法則。“錯誤”不可能成為“法則”。句中把“訓”誤解為“教訓”。)
205.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大方之家,懂得大道理的人。)
206.莘莘學子(莘莘:眾多的樣子。莘莘學子,眾多的學子,不能用“壹位”修飾。)
207.萬人空巷(空巷:指街、巷的居民都走出來了。萬人空巷,形容盛大集會或新奇事物哄動壹時的熱鬧情景。)
208.火中取栗(栗:栗子。寓言《猴子和貓》裏說:猴子騙貓給它取出火中的栗子,結果貓不但沒吃著,反倒把腳上的毛燒掉了。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風險,吃了苦頭,卻沒有撈到好處。)
209.差強人意(差:稍微,比較;強:振奮。差強人意,原意為還算能振奮人的意誌,現在表示大體上還能夠使人滿意。可改為“強人所難”。強人所難:勉強別人做為難的事。)
210.獨到之處,指與眾不同的見解。不是指某種特點。
211.漠不關心,(對人或事物)感情冷漠,態度冷淡,毫不關心。多作謂語,謂語前常有介賓短語作狀語,後面也不能帶賓語,
212.鼎力相助,大力支持幫助。壹般用語請人幫助的客氣話。這是個敬詞,壹般用在請托或感謝對方的場合,如“請(妳)鼎力相助”、“感謝妳的鼎力相助”。
213.“執迷不悟”執:堅持;迷:迷惑,分辨不清;悟:覺悟。堅持錯誤,不知覺悟。
214.“別無長物”不是說“別無長處”,而是指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215.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記功碑,比喻到處受到贊揚。
216.斷線風箏,喻壹去不返,杳無音信。
217.“半斤八兩”,彼此壹樣,不相上下(多含貶義);“各有千秋”:各有特長。
218.國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備的牡丹花,不用於“各種花卉”。
219.“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無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笑。
220.遐邇聞名:遐:遠;邇:近。形容名聲很大,遠近都知道。
221.先斬後奏,斬:砍頭;奏:進,上,包括進言、上書、呈進財務等,通常指臣子對皇帝的報告。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後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定事實,然後再向上級報告。用於下級把事情處理完後再向上級報告,不適用於平輩關系或上對下。
222.不恥下問,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