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講壹個故事:有個廚師替梁惠王宰牛,他的宰牛技術十分嫻熟,刀子在牛骨縫裏靈活地移動,沒有壹點障礙,而且很有節奏。梁惠王看呆了,壹個勁誇他技術高超。廚師說他解牛已經19年了,對牛的結構完全了解。
重點詞匯:目無全牛:
[成語解釋]全牛:整個壹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
[典故出處]謝覺哉《不惑集·目無全牛》:“我們稱贊人會辦事,常說他‘目無全牛’。”
[近義詞]遊刃有余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古代
擴展資料:
近義詞:遊刃有余
[成語解釋]刀刃運轉於骨節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典故出處]茅盾《子夜》十七:從前他們又要辦廠,又要做公債,也居然穩渡了兩次險惡的風波,現在他們全力來做公債,自然覺得遊刃有余。
[近義詞]揮灑自如、滾瓜爛熟、爐火純青
[反義詞]捉襟見肘、壹籌莫展、笨手笨腳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