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的拼音:[xiǔ mù]。
朽木的基本解釋:
腐爛的木頭。比喻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
朽木的引證詳解:
1、腐爛的木頭。
漢代桓寬的《鹽鐵論》:“今仲由冉求無檀柘之材, 隋和之璞,而強文之,譬若雕朽木而礪_刀,飾嫫母畫土人也。”
宋代梅堯臣的《睡意》詩:“且夢莊周化蝴蝶,焉顧仲尼譏朽木。"
《花城》1981年第2期:“地板上堆著幾件式樣古老的樟木箱籠,上面的描金圖案早已斑駁難辨,露出朽木的原色。”
2、比喻不可造就的人。
明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姜伯約歸降孔明武鄉侯罵死王朗》: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
朽木不可雕的成語出處如下: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 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譯文: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糞土的墻面不堪塗抹!對於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麽好責備的呢?”又說:“起初我對於人,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聽了他說的話卻還要觀察他的行為。這是由於宰予的事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