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明大義的意思是指識大體,顧大局。
資料擴展:
深明大義,漢語成語,拼音是shēn míng dà yì,意思是指識大體,顧大局。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
《兒女英雄傳》是清代滿族文學家文康所創作的壹部長篇小說,又名《金玉緣》《日下新書》,或稱為《兒女英雄評話》。是中國小說史上最早出現的壹部熔俠義與言情於壹爐的社會小說。
《兒女英雄傳》描寫了清朝康熙雍正年間的壹樁公案,書中的主人公十三妹,其父親遭朝廷大員紀獻唐殺害,十三妹無處申冤,浪跡天涯,學得壹身武藝,欲報血海深仇,途中遇到安驥與張金鳳,結果還未及為父報仇,紀獻唐獲罪遭誅。
後來經張金鳳與眾人的撮合,十三妹嫁給安驥。十三妹前段仗義行俠,英氣外發;後段嫁為人婦,又盡顯兒女情態,堪稱兒女英雄之典範。
《兒女英雄傳》揭露了封建官場吏治的腐朽,道盡科舉文化的醜態,是壹部不可多得的寫實俠義小說。小說娓娓動聽;語言生動幽默,繪聲繪色,問世以來壹直為人們所稱道。
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實行優待滿族人的政策,滿族人有所謂的“鐵桿莊稼”政府的高官壹般由滿族人擔任,中央各部尚書都設兩人,滿壹人漢壹人,滿族實際上成為壹個處在社會上層的階層。
八旗兵在清初戰鬥力很強,所以能占據中原,統壹中國,成為中國的統治者。但是經過100多年養尊處優的生活,滿族人日漸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與進取精神,滿族的種族優勢正在失去。
文康所處的時代,世風日下,滿族上層人士大多面臨著家族頹敗的趨勢。作者希望這壹頹勢得以挽回,創作了這部小說,期望能振奮人心。
這部小說中人物有同時代人或前代人做原,如紀獻唐、蔣瑞藻《小說考證》中說:“吾之意,以為紀者,年也;獻者,《曲禮》雲,犬名羹獻;唐為帝堯年號;合之則年羹堯也。”又如,安驥大概是作者自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