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鉗馬:用器具夾住馬口,不使鳴叫;銜枚:形如箸,兩端有帶,可系於頸上。形容古代急行軍時聽不到馬的嘶叫和人的說話聲。
出處
南朝·宋·袁淑《防禦索虜議》:“宜選敢悍數千,騖行潛掩,偃旗裹甲,鉗馬銜枚。”
這個成語是由當前人人都戴口罩想到的。模糊記得在什麽地方看到過。印象中也不是鉗馬銜枚,而是“人銜草馬銜枚”,應是在看某部小說中見過,大概是《三國演義》。然後才出現鉗馬銜枚。意思都差不多。
就是不讓馬口發出聲音,人嘴不要說話,保持靜默。按說,這是違背馬和人的意願,違背常理的。然而,為什麽會這樣做?可以看出,是因為戰爭。因為人與人,集團與集團間的利害沖突。是在戰爭發生之前,或者說預示著戰鬥將要開始。
當前人人戴口罩,我想有***同之處。這是人類與病毒之間的戰鬥,也可以說是戰爭。
對病毒的認識
對於病毒,它屬自然界存在的壹種,它想“活”,於是找寄宿主。其他動物,人類。
當然人類與病毒格格不入。在沒有發現抑制或直接殺死它的辦法,最好的方法,也是最笨、有效的方法,就是隔離,不接觸病毒源。
在沒有找到抑制或直接消滅病毒前,感到它是可怕的。壹旦認清了它,並發現制服它的辦法,那時就是手到擒來,簡單的小事。
對於人類的“鉗馬銜枚”行為,或許是難以保證不發生,但不論怎樣,人與人間的爭鬥總是悲傷的。我個人主觀上,壹定是不支持。我希望人與人友好互助,***同幸福。大概會讓人認為是幼稚。盡管這樣,我依然向往烏托邦的存在。
對於病毒襲擊,可能是自然發生,偶然無意中與人類發生接觸,較量。另壹種可能就是人類招惹了它,它正常還擊。按說,人類的智慧壹定是勝於病毒的,勝利最終屬於人類。但願人類吸取教訓,值得常日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