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覆沒的成語

覆沒的成語

灰飛煙滅

cún wáng ān wēi

成語解釋:使將要滅亡的保存下來,使極其危險的安定下來。形容在關鍵時刻起了決定作用。

成語出處:《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墮,必將於愉殷赤心之所。”

存亡繼絕cún wáng jì jué

成語解釋:恢復滅亡的國家,延續斷絕了的貴族世家。

成語出處:《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公羊傳·僖公十七年》:“桓公嘗有繼絕存亡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

例  句:他是要明王道,辨人事,分明是非善惡不肖,存亡繼絕,補敝起廢,作後世君臣龜鑒。(朱自清《經典常談·史記漢書第九》)

存亡絕續cún wáng jué xù

成語解釋:絕:完結;續:延續。事物處在生存或滅亡、斷絕或延續的關鍵時刻。形容局勢萬分危急。

例  句:這六十年中,算是中國存亡絕續的大關頭。(《晚清文學叢鈔·新中國未來記》第壹回)

釜底遊魚fǔ dǐ yóu yú

成語解釋:在鍋裏遊著的魚。比喻處在絕境的人。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

成語出處:《後漢書·張綱傳》:“若魚遊釜中,喘息須臾間耳。”

例  句:他們已是飛走路絕,恰似釜底遊魚,或降或死,別無他途。(姚雪垠《李自成》第壹卷第十壹章)

覆亡無日fù wáng wú rì

成語解釋:馬上就會滅亡,已經沒有可以推延的時間了。

例  句:四夷交侵,覆亡無日,非維新變舊,不能自強。(《清史稿·康有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