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舍本逐末成語故事主要內容

舍本逐末成語故事主要內容

“舍本逐末”成語故事主要內容:

戰國時候,有壹次齊王派遣使臣到趙國去拜訪趙威後,以示友好。趙威後很熱情地接待來訪的使臣。使臣在獻上齊王準備的禮物後,又呈上壹封齊王寫的信。趙威後收下了信,並馬上拆開來看。她請使臣坐下,親切地問道:“久未問候,貴國的莊稼長的好嗎?”

使臣壹聽,很不高興地說:“我是奉了敝國國君之名前來問候您的,可是您不先問候敝國國君,反倒先問起莊稼,這分明是先賤而後貴。難道說,壹個治理萬民的君王,會比不上莊稼和百姓?”趙威後聽了並沒有生氣。

反倒笑著對使臣說:“這妳就錯了!沒有莊稼,如何養活人民?這不是貴賤之分,而是本末之別啊!難道說要先舍根本,去問那些末節嗎?”齊國使臣對趙威後的這壹番話非常佩服,並且為自己剛才無禮的態度感到慚愧。

現在,人們用“舍本逐末”來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問題,而專顧細枝末節。

擴展資料

舍本逐末

解釋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食貨誌》:“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錢。”

拋棄根本追求枝節,耕田的人不能很少,邪惡不能禁止,都是起源於錢。

示例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註重內容,那是舍本逐末。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貪小失大、掘地尋天、舍本求末、舍近求遠、尋流逐末、輕重倒置、事倍功半、買櫝還珠、本末倒置、南轅北轍、損本逐末、秦伯嫁女、本末顛倒、因小失大、勞民傷財、離本趣末

反義詞逐本舍末、大處落墨、追根尋源、追本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