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頂、抱甕出灌、灌夫罵座、戳心灌髓、五丈灌韮
壹、醍醐灌頂
意思: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比喻聽了精辟高明的意見,受到很大啟發。
拼音:tí hú guàn dǐng
出自:唐·顧況《行路難》詩:“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譯文:哪能知灌頂有醍醐,使得我整個人都醒悟了。
二、抱甕出灌
解釋:抱著水甕去灌溉。比喻費力多而收效少。
出自:《莊子·天地》:“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
譯文:“挖隧道,進入井,抱著壇子取水灌溉。”
三、灌夫罵座
解釋:灌夫:西漢著名將領。指灌夫酒後罵人泄憤。形容為人剛直敢言。
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遂怒,劾灌夫罵座不敬,系居室。”
譯文:武安侯就生氣,彈劾灌夫罵座不敬,系在室。
四、戳心灌髓
解釋:刺心並深入骨髓。形容刻毒得使人難以忍受。
出自:宋文茂《李班長學文化》:“秀英見祝懷成坐在壹邊戳心灌髓地說風涼話,怕又挑起事來。”
譯文:“秀英見祝懷成坐在壹邊戳心灌骨髓地說風涼話說,怕又挑起事來。”
五、五丈灌韮
解釋:用來諷刺那些思想保守,守著老壹套,拒絕接受先進經驗的人。
出處:漢·劉向《說苑·反質》:“衛有五丈夫,俱負缶而入進灌韭,終日壹區。鄧析過,下車,為教之曰:“為機,重其後,輕其前,命曰橋,終日灌韭百區不倦。”五丈夫曰:“吾師言曰:‘有機知之巧,必有機知之敗。’我非不知也,不欲為也。子其往矣,我壹心溉之,不知改已。”
譯文:漢劉向《說苑·反本質》:“衛有五個丈夫,每人都背著瓦罐進進澆灌韭菜,整天壹區。鄧析過,下了車,為教他說:“是關鍵,後重的,前輕,命令說橋,每天澆灌韭菜百區不厭倦。”五個丈夫說:“我的老師說:‘有機械的技巧,必須有機械的失敗。’我不知道的,不想做的事。妳可以走了,我是壹個用心灌溉的,不知道改變已經。”
2. 四字成語灌溉醍醐灌頂tí hú guàn dǐng
[釋義]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語出]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語似醍醐灌頂。”
[近義] 茅塞頓開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例句] 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壹)
3. 四字成語灌溉醍醐灌頂tí hú guàn dǐng
[釋義]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語出]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語似醍醐灌頂。”
[近義] 茅塞頓開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例句] 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壹)
4. 灌溉田地是不是四個字的成語灌溉田地不是四個字的成語,就是普通的名詞短語。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定型的詞。大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
成語有很大壹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壹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壹個微型的句子。 成語又是壹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擴展資料:
成語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結構固定性
成語的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都是固定的,壹般不能隨意更變或增減語素。
例如“唇亡齒寒”,不能改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無牙冷”;“胸無點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無有壹點墨”。
此外成語裏的語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例如“來龍去脈”不能改為“去脈來龍”;“汗馬功勞”不能改為為“功勞汗馬”。
2、意義整體性
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它的意義往往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基礎上進壹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
3、語法功能的多樣性
從漢語語法的角度來看,漢語成語在句子裏相當於壹個短語,因為短語在壹個句子中能充當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語的語法功能也具有多樣性。
漢語成語形式多樣,如上文所說的有四字成語、五字成語、六字成語、七字成語、八字成語等等,其中四字成語是漢語成語的主要形式。
4、風格具有典雅型
成語通常來自古代文獻或俗語中,其語體風格莊重、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