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求8個四字成語,要有典故和來歷的

求8個四字成語,要有典故和來歷的

對牛彈琴

解釋: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麽。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古代音樂家公明儀每次彈琴時,他的琴聲引來很多鳥兒與蝴蝶。當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對水牛彈奏幾曲,結果水牛無動於衷地走開,公明儀大嘆:“對牛彈琴,壹竅不通。”

八仙過海

解釋:比喻各自有壹套辦法或本領去完成任務。

傳說呂洞賓等八位神仙途經東海去仙島,只見巨浪洶湧。呂洞賓提議各自投壹樣東西到海裏,然後各顯神通過海。於是鐵拐李把拐杖投到水裏,自己立在水面過海;韓湘子以花藍技水而渡;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何仙姑也分別把自己的蕭、拍板、紙驢、鼓、玉版、竹罩投到海裏,站在上面逐浪而過。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過了東海。“八仙過海”根據這個傳說而來。

又叫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打草驚蛇

解釋: 比喻由於行動不慎而使對方有了覺察與防範。

唐朝的時候,有壹個名叫王魯的人,他在衙門做官的時候,常常接受賄賂、不遵守法規。有壹天,有人遞了壹張狀紙到衙門,控告王魯的部下違法、接受賄賂。王魯壹看,狀紙上所寫的各種罪狀,和他自己平日的違法行為壹模壹樣。王魯壹邊看著狀紙,壹邊發著抖:“這...這不是在說我嗎?”

王魯愈看愈害怕,都忘狀紙要怎麽批,居然在狀紙上寫下了八個大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意思就是說妳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裏面的蛇壹樣,可是被大大的嚇了壹跳了!

後來,大家就根據王魯所寫的八個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引伸為“打草驚蛇”這句成語。

囫圇吞棗

解釋: 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有個人曾經對人們說:“吃壹點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的;棗呢,正好與之相反,雖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會對牙齒有害。” 聽的人中壹個人聽了,想了想,說:“吃梨時,只嚼不咽,還會傷脾嗎?吃棗時,我不嚼,壹口吞下去,這不就可以保護牙齒了嗎?” 另壹個年輕人聽他這麽壹說,就想開個玩笑:“妳這不是囫圇吞下棗嗎?” 周圍在場的人都笑了。

讀後:我們學習知識時不能囫圇吞棗,首先把要學的知識理解清楚,然後再認真去掌握它。如果學知識只是籠統地學,就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

畫餅充饑

解釋: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三國時期,有壹個人叫盧毓,在魏國做官,由於他為魏文帝曹丕出了許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為侍中、中書郎。

有壹次,魏文帝對盧毓說:"國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關鍵就在妳了。選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聲的,名氣不過是在地上畫壹個餅,不能吃的。" 盧毓回答說:"靠名聲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發現壹般的人才。由於修養高,行為好,而有名的,是不應該厭惡他們。我以為主要的是對他們進行考核,看他們是否真有才學。現在廢除了考試法,全靠名譽提升或降職,所以真偽難辯,虛實混淆。" 魏文帝采納了盧毓的意見,下令制定考試法。

驚弓之鳥

解釋: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壹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戰國時期,有個傑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贏。他的射箭本領在當時可稱是舉世無雙。有壹天,他和魏王並肩站著,天空中忽然飛過壹群鴻雁。更贏很自信的對魏王說:“我可以用弓聲就把飛鳥給打下來。”魏王很懷疑。正在那是,壹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飛過。鳴聲淒慘。更贏見了,就張著弓,扣著弦,砰的壹聲,直入雲宵。那孤雁果然應聲落地。魏王驚嘆之余,不明白這是怎麽回事。更贏解釋說:“那孤雁飛得低且慢,因為它已經受過傷;它鳴叫的聲音悲而哀,因為它離了群。身傷心碎,使它心跳加速,兩翼無力,體重失去平衡,正如人們吃飯時,突然聽見雷聲,筷子落地的情況壹樣自然而平常。”

後人根據上面的故事,做成了“驚弓之鳥”這個成語,形容先前多次受過驚嚇的人,忽然遇到同樣可怕的事物,就嚇得魂飛魄散,驚惶失措,不知如何去應付新的環境。

買櫝還珠

解釋:櫝:木匣;珠:珍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

春秋時代,楚國有壹個商人,專門賣珠寶的,有壹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為了生意 好,珠寶暢銷起見,特地用名貴的木料,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致美 觀,使盒子會發出壹種香味,然後把珠寶裝在盒子裏面。 有壹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觀,問明了價錢後,就買了壹個,打開盒 子,把裏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珠寶商。

守株待兔

基本解釋: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

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壹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壹遇災荒,可就要忍饑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幹什麽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壹天,他正在田裏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壹只兔子,不偏不倚,壹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壹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壹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希望可以幫到妳。

如果滿意請采納或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