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把書吃了的四字成語是什麽意思

把書吃了的四字成語是什麽意思

1. 壹個學生在讀書時把書吃了 打壹成語

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

解釋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註意精神實質。

出處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四折:“哎,使不的妳咬文嚼字。”

結構聯合式。

用法多指死摳字眼;不領會文章的總體思想。也指當眾講話過於字斟句酌;有諷刺意味。壹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嚼;不能讀作“jué”。

辨形嚼;不能寫作“爵”。

近義詞字斟句酌

反義詞走馬觀花、壹揮而就、文不加點

辨析~和“字斟句酌”都有“仔細推敲字句”的意思。但~偏重在“過分地斟酌字句或死摳字眼;諷刺不必要地摳住字句不放;不領會實質。或者當眾講話時炫耀自己的學識;“字斟句酌”是對每個字句都仔細推敲;用來稱贊人談話和寫作態度慎重。詞義前貶後褒。

例句我們應該正確理解文字含義;千萬不要~。

2. 有關書的四字詞語

史不絕書

shǐ bù jué shū

〖釋義〗書:指記載。史書上不斷有記載。過去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

閉戶讀書

bì hù dú shū

〖解釋〗關著門在家裏埋頭讀書。

秉筆直書

bǐng bǐ zhí shū

〖解釋〗秉:持,握住。寫史書根據事實記錄,不隱諱。

博覽群書

bó lǎn qún shū

〖解釋〗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讀書三余

dú shū sān yú

〖解釋〗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指讀好書要抓緊壹切閑余時間。

目不知書

mù bù zhī shū

〖解釋〗指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手不釋書

shǒu bù shì shū

〖解釋〗猶手不釋卷。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擁書百城

yōng shū bǎi chéng

〖解釋〗比喻藏書極其豐富或嗜書之深。

3. 看書很認真忘記吃飯用什麽四字成語形容

廢寢忘食

拼音:fèi qǐn wàng shí

釋義: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中文名:廢寢忘食

外文名:fet sleeping and food

出 處:《顏氏家訓》

拼 音:fèi qǐn wàng shí

釋 義: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

廢寢忘食

拼 音

fèi qǐn wàng shí

引證解釋

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 元帝在江荊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為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

《魏書 卷九十四 閹官傳 趙黑傳》:“黑自以為欣所陷,嘆恨終日,廢寢忘食,規報前怨。”

元·曾瑞卿《留鞋記》第壹折:但得個寄信傳音,也省的人廢寢忘食。[1]

元無名氏《翫江亭》第二折:“妳與他每日不曾離,直這般廢寢忘食。”

《明史·楊守陳傳》:“此臣所以朝夕憂思,至或廢寢忘食者也。”

4. 四字成語及意思

1.禍起蕭墻:禍亂發生在家裏,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2.積重難返 : 指長期形成的不良風俗、習慣不易改變 3.集腋成裘:狐貍腋下的皮雖然很少,但是聚集起來就能縫成壹件皮袍。比喻積少成多。

4.計日程功: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數著日子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 5.濟濟壹堂 : 形容許多有才能的人聚在壹起。

6.間不容發:中間容不下壹根頭發,比喻與災禍相距極近,情勢極其危急。 7.見仁見智:對同壹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見賢思齊:見到好的,優秀的,就向其學習,向其看齊。 9.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

10.矯枉過正 : 糾正偏差做得過了頭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變更的信條或法律條文。 12.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

13.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

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14.久假不歸 : 長期借去,不歸還。 15.開卷有益:讀書就有收獲。

開卷,打開書本,借指讀書。 16.恪遵功令:嚴謹地遵守條令制度。

17.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鉆研或經營。

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豬東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壞人亂竄亂撞。

(貶)。 20.良莠不齊:壹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

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21.臨淵羨魚 : 比喻只有願望,不去實幹,就無濟於事。

22.令人發指:發指,頭發豎起來,形容非常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壹種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個人(或某種人)不同於壹般。

24.門可羅雀 : 大門前面可以張網捕雀,形容賓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門庭若市 : 形容交際來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27.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十分純熟的地步。

(褒義詞)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際並不像。

29.暮鼓晨鐘 : 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30.南轅北轍 : 形容行動和目的相反。

31.南轅北轍:心裏想往南去,車子卻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壹起。 33.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34.蓬蓽生輝:謙辭,表示由於別人自己家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十分光榮。 35.披肝瀝膽:比喻開誠相見,也比喻極盡忠誠。

36.披沙揀金: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選擇精華。 37.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39.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40.前事不忘 : 後世之師 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 41.黔驢技窮:比喻僅有的壹點伎倆也用完了(貶)。

42.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43.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 無缺。 44.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註視。

45.怙惡不悛:壹貫作惡,不肯悔改。 46.渙然冰釋:嫌隙、誤會消除。

47.荒誕不經:不經,不正常的。虛妄離奇,不合正理。

48.黃粱壹夢:比喻想要實現的好事落得壹場空。也說黃粱美夢,壹枕黃粱。

49.諱莫如深:緊緊隱瞞。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險給別人出力自己上了大當,壹無所得。

成語(chengyu,idioms)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匯中壹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

成語有很大壹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壹個故事或者典故。成語又是壹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成語在語言表達中有生動簡潔、形象鮮明的作用。

5. 讀書的好處四字成語

書香銅臭 黃耳寄書 文弱書生

攤書擁百城 攤書傲百城 書聲朗朗 勝讀十年書

騎牛讀漢書 盡信書不如無書 奮筆直書 奮筆疾書

燔書阬儒 著書立說 白面書郎 坐擁書城

左圖右書 左書右息 著書立說 咫尺之書

枕經籍書 鑿柱取書 鑿楹納書 魚書雁信

魚書雁帖 魚書雁帛 魚箋雁書 有腳書廚

擁書南面 映月讀書 郢書燕說 殷浩書空

以書為禦 仰屋著書 燕頷書生 學書學劍

鄉書難寄 通書達禮 四書五經 書香世家

書香人家 書香門戶 書通二酉 書生之見

書聲瑯瑯 書囊無底 書空咄咄 書畫卯酉

書讀五車 書不釋手 書不盡意 手不釋書

識字知書 十年讀書 識禮知書 世代書香

史不絕書 磬筆難書 琴棋書畫 曝書見竹

飄零書劍 目不知書 目不識書 寄雁傳書

黃麻紫書 狐鳴魚書 衡石量書 衡石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