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淝水之戰的相關成語大全

淝水之戰的相關成語大全

淝水之戰是中國 歷史 上著名的戰役,也是壹次以少勝多的漂亮反擊,東晉北府兵8萬人兵力,戰勝了前秦嫡系兵30萬+其他兵力50萬。以下是我為妳精心整理的淝水之戰的相關 成語 大全,希望妳喜歡。

淝水之戰的相關成語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即把風聲鳥叫聲也當成了敵人追趕的異常聲響,壹草壹木也看成了敵人的軍隊,足見戰敗逃亡時驚嚇恐懼到了什麽程度!

 此語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東晉時,強秦壹直想吞並晉王朝,秦王苻堅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去攻打晉國。晉國派大將謝石、謝玄領八萬兵馬迎戰。苻堅當然很傲慢,根本沒把力量懸殊的晉軍看在眼裏。

 可是,誰料到先頭部隊的前鋒同晉軍首戰便被打敗,苻堅慌了手腳。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線視察,他看到晉軍陣容嚴整,士氣高昂,連晉軍駐紮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綽綽像是滿山遍野的士兵呢!接著,在淝水決戰,秦軍被徹底擊潰,損失慘重,秦王苻堅自己受傷,弟弟苻融也陣亡了。苻堅倉皇而逃,他聽到風聲鳥聲也以為是敵人追兵又到了。後人根據這段史實,造出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成語。

 投鞭斷流

 東晉時,前秦苻堅統壹北方後,與南方東晉王朝南北對峙,分庭抗禮。苻堅欲率百萬步騎兵南下,壹舉滅除東晉。苻堅集群臣商議,眾大臣多不茍同。太子左衛偕大臣石越曰:?依星象之見,今年不宜南下。況東晉有長江天險為阻,其君又深獲民望。故不可輕舉妄動,盲目輕進。不如固守國力,修整軍備,俟其內變,乘機攻伐。 ?苻堅不以為然,反大言不慚曰: ?星象之事,未可盡信。至於長江,春秋時吳王夫差與 三國 時吳主孫皓,皆擁長江之險,終不免於亡。朕今有近百萬大軍,兵多將廣,人多勢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豈懼天險?遂罔顧諫言,立意伐晉,親率大軍,兵臨淝水,自西而東,列隊甚長。東晉遣大將謝玄、謝石領八萬精兵抗敵。苻堅輕之,恃兵多急攻,然遭晉軍頑抗,淝水壹戰,竟為東晉所敗,自此壹蹶不振。

 原指將所有馬鞭投入江中,便可截斷水流。後喻人馬眾多,兵力強大,常用詞語。

 東山再起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蕩蕩,差不多拉了千把裏長。過了壹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從東到西壹萬多裏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著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裏,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輕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壹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壹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麽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有關淝水之戰的電視劇

 近些年來各種古裝劇頻出,但是提到兩晉時期的卻是少有,提到淝水之戰的幾乎沒有,這個時代其實也是人才輩出,比起隋唐三國也是不落下風,但是為什麽沒有電視劇願意去拍這個時代呢?而且前段時間也有傳出消息說有關於淝水之戰的電影已經在拍攝準備上映了,但是最後卻沒有通過審核,那兒這又是為什麽呢?首先最關鍵的壹點就是淝水之戰雖然是少有的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但是這個時代實在是知名度太低,很多民眾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時代是什麽樣的。不像是三國,各種小說演義,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壹點。 淝水之戰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