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成語解釋及意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成語解釋及意思

崇高的德行,雖然不能達到這種程度,可是心裏卻壹直向往著。 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經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後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原詩在《小雅》裏,“景”是大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在此上下文中,“行”讀háng。“行止”的“行”就讀xíng。 但後來將《小雅》中這個句子獨立出來說“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便會誤讀為xíng。 “止”通“之”。 景行(háng 道路)行(xíng 跟隨)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縮略為成語“高山景行”,“景仰”壹詞也由此產生.因為是名句,後代引用的很多,這裏只照錄見於《史記·孔子世家》的壹例:“《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這話是用來贊美孔子的,由於在引文後面加了兩句(意思是:雖然不能達到這種程度,可是心裏卻壹直向往著),景仰的意思就格外顯豁了.再說,《史記》作者司馬遷又比鄭玄早生兩百多年,可知景仰之說早已通行於世,並非鄭玄所首倡也. 妳問的意思就是:雖然不能達到這種程度,可是心裏卻壹直向往著.表達的意思是傾慕,向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