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風雨雨?[ fēng fēng yǔ yǔ ]
釋義:斷地刮風下雨;比喻障礙重重;又比喻時代動蕩;謠言紛傳。
出處:
(1)刮風下雨。
元 張可久《普天樂·憶鑒湖》曲:“風風雨雨清明,鶯鶯燕燕關情。”
《楊家府演義·繼業夜觀天象》:“是時風風雨雨,將近壹月。才晴兩日, 太祖 即遣兵搦戰,如是者數次。”
清 納蘭性德 《清平樂》詞:“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風風雨雨。”
(2)比喻重重阻難。
黃慶雲 《波浪》:“陶德嬌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就這樣壹聲不響地離開了。”
《詩刊》1978年第1期:“在風風雨雨的激蕩的政治浪潮中, 恩來同誌 不畏艱險地領導了學生愛國運動。”
《人民日報》1992.2.10:“幾代人風風雨雨中的艱辛開拓,使這家蜚聲中外的出版社生機勃發。”
(3)比喻議論紛紛。
克非 《春潮急》二六:“若鬧鬧嚷嚷,弄得滿壩風風雨雨,不是要逗得人暗裏朝他說怪話嗎?”
示例:若鬧鬧嚷嚷,弄得滿壩~,不是逗得人暗裏朝他說怪話嗎?(克非《春潮急》二十六)
用法: 作賓語;用於人的經歷.
成語故事:
張可久是元朝慶元人。壹生仕途不得誌。他善寫散曲,曲多歌詠山水,風格清新秀麗。
例如他這樣描寫鑒湖(在浙江紹興,也叫鏡湖、賀家湖等)的風光(譯文):每聽到畫鼓陣陣、紫蕭悠揚,我就會想起家鄉鑒湖的春天來:四五月間,鏡湖上的龍舟比賽妳爭我奪,遊人們則悠閑的喝著酒劃著船,好像整個越王城的人都穿著華麗的衣服出來了。在風風雨雨的清明節,柳絮滿天,到處是淚跡未幹的傷心人。在鶯鶯燕燕的端午節,看熱鬧的人身上佩戴的花墜都壓斷了腸英草(雁腸英,壹種野菜)。站在越王山山頂的望海亭裏,哪裏還能看見越王山的郁郁蔥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