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知己知彼[ zhī jǐ zhī bǐ ]
解釋: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
出自:春秋.孫子《孫子·謀攻》:“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翻譯:知道自己怎麽想的,也應該知道別人是怎樣想的,作戰百次也不失敗。
二、知難而退[ zhī nán ér tuì ]
解釋:原指作戰要見機而行,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後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後退。
出自:鄒韜奮《經歷·新飯碗問題》:尤其是因為在那壹級裏有三、四個“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員不得不知難而退。
三、知法犯法[ zhī fǎ fàn fǎ ]
解釋:知道法律,又違反法律。指明知故犯。
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好僧官老爺!知法犯法!”
翻譯:可惡的官老爺!知道法律,又違反法律!
四、知恩報恩 [ zhī ēn bào ēn ]
解釋: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報答人家的恩惠。
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二回:這雖是小事,也可見得他知恩報恩的誠心。
五、知書識禮 [ zhī shū shí lǐ ]
解釋:有文化有涵養。
出自: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 文君 ,妳是知書識禮的人,我萬不想出妳,替我 卓 門鬧出這樣傷風敗俗的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