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榻相迎.倒屣相迎,
詞目掃榻相迎 讀音sǎo tà xiāng yíng 釋義榻:床.把床打掃幹凈以迎接客人.對客人表示歡迎的意思. 出處《後漢書·徐徲傳》:“蕃在郡不接賓客,唯徲來特設壹榻,去則縣(懸)之.”宋·陸遊《寄題徐載叔東莊》詩:“南臺中丞掃榻見,北門學士倒屣迎.” 示例三位到了那裏,只要提出小弟,他二人再無不掃榻相迎之理.★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壹百七回 詞目 倒屣相迎 發音 dào xǐ xiāng yíng 釋義 屣:鞋.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爭於迎客,將鞋穿倒.形容熱情歡迎賓客. 典故 蔡邕,是東漢末的壹位著名文人,官任左中郎將.他十分好客,家裏常常是高朋滿座,真乃“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但他在眾人之中最佩服詩人王粲的才能. 壹次,蔡邕因工作勞累,十分困乏,正躺在床上休息.忽然家丁報告王粲來訪,他便立即起身出迎.因為他太高興,竟顧不上穿好鞋子,而倒拖著鞋子,跑了出去迎接(倒屣迎之). 蔡邕又發帖設宴,請王粲為上賓.其他客人也驚異地看到蔡邕對王粲十分敬重熱情. 宴罷,蔡邕又親自送王粲至府門外,回過頭來對其他客人說:“王粲此人,才能非凡,我不及之啊!” “倒屣相迎”壹成語便出於此. 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熱情歡迎賓客 近義詞 倒屣迎賓 押韻詞 妨功害能、顯祖揚名、官止神行、赤舌燒城、邂逅相逢、人傑地靈、身體力行、淫言诐行、倍日並行、變跡埋名、. 出處 《三國誌·魏書·王粲傳》:“聞粲在門,倒屣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