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贊美的成語大全

贊美的成語大全

伯塤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塤:陶土燒制的樂器;篪:竹制的樂器。塤篪合奏,樂音和諧。舊時贊美兄弟和睦。

出處:《詩經·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塤,仲氏吹篪。”

補偏救弊 偏:偏差;弊:贊美。補救偏差漏洞,糾正缺點錯誤。

出處:《漢書·董仲舒傳》:“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處,故政有眊而不行,舉其偏者以補其弊而已也。”

傳為佳話 指傳揚開去,成為人們贊美、稱頌的事情。

出處:《公羊傳·閔公二年》:“魯人至今以為美談。”

傳為美談 美談:人們津津樂道的好事。指傳揚開去,成為人們贊美、稱頌的事情。

出處:《公羊傳·閔公二年》:“魯人至今以為美談。”

都俞籲咈 皆為古漢語嘆詞。籲,不同意;咈,反對;都,贊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堯、舜、禹等討論政事時發言的語氣,後用以贊美君臣論政問答,融洽雍睦。

出處:《書·堯典》:“帝曰:‘籲!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諷德誦功 贊美、頌揚功德。

出處:漢·焦贛《易林·節之革》:“諷德誦功,周美盛隆,奭旦輔成,光濟沖人。”

可歌可泣 泣:不出聲地流淚。值得歌頌、贊美,使人感動流淚。形容英勇悲壯的感人事跡。

出處:《周易·中孚》:“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明·海瑞《方孝孺臨麻姑仙壇記跋》:“國初方列之概,無異平原復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乃文乃武 贊美人文、武兼備。見乃武乃文。

出處:唐·王勃《九成宮頌》:“壹陰壹陽,神道也。乃文乃武,聖圖也。”

弸中彪外 弸:充滿;彪:文采。指人內有才德,則有文采,自然外露。贊美德才兼備的人。

出處:漢·揚雄《法言·君子》:“或問:‘君子言則成文,動則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頌德歌功 頌揚恩德,贊美功績。

嘆觀止矣 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國的季劄在魯國看各種樂舞,看到舜時的樂舞,十分贊美,說:“觀止矣。”

嘆為觀止 嘆:贊賞;觀止:看到這裏就夠了。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於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

探觀止矣 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無咎無譽 咎:過失;譽:稱揚、贊美。既沒有錯誤,也沒有功績。比喻工作表現壹般。

出處:《易·坤》:“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後漢書·鄧張徐張胡列傳贊》:“鄧張作傅,無咎無譽。”

犀角燭怪 借以贊美詩文的深刻。

出處:《晉書·溫嶠傳》:“嶠旋武昌,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雲其下多怪物,嶠遂毀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滅,奇形怪狀。”

壹辭莫贊 贊:贊美。沒有壹句妥貼的贊美話能表達。形容詩文寫得極好。

出處:《史記·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壹辭。”

籲咈都俞 籲、咈,反對的感嘆詞。都、俞,贊美、同意的感嘆詞。形容君臣議事融洽。

出處:語本《書經·堯典》:“帝曰:‘籲!咈哉!’”語本《書經·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瞻望咨嗟 咨嗟:贊嘆。左顧右看,不停地贊美。形容感觸頗深。

出處: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

眾口交贊 眾人交相贊美。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九回:“列公,妳看只壹個長姐兒,也會鬧得這等千裏逢迎,眾口交贊,可見‘聲氣’這途也不可不走的。”

英雄所見略同 所見:所見到的,指見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見解基本相同同。這是對意見相同的雙方表示贊美的話。

出處:《三國誌·蜀書·龐統傳》裴松之註引《江表傳》:“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