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勵精圖治的成語有很多,比如發奮圖強、滴水穿石、磨杵作針、聞雞起舞、晨鐘暮鼓、力爭上遊、破釜沈舟、投筆從戎、前車之鑒、勤能補拙、厲精為治、奮發圖強、臥薪嘗膽、勵精求治、自強不息、雄才大略等。
擴展資料:
成語解析:
壹、發奮圖強
解釋: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出自:《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於落後隊貧困落後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二、滴水穿石
解釋:水不斷下滴,可以鬧穿石頭。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壹定成功。
出自: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白話文:“繩鋸木斷,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
示例:同學們在日常學習中,應該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狀語;比喻堅持就是勝利
三、磨杵作針
解釋: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
出自:宋·祝穆《方輿勝覽·磨針溪》:“彭山象耳山下,相傳李白讀書山中。學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白問:‘何為?’媼曰:‘欲作針耳。’白感其言,還,卒業。”
白話文:“彭山象耳山下,傳說李白讀書山中。學不成,放棄。經過這條溪水,蘇老太太正在磨鐵杵。白問:‘為什麽?”老太太說:‘想做針呀。’感謝他的話,返回,畢業。”
示例:只要工夫下得深,總有磨杵作針的壹天。
四、自強不息
解釋: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白話文:“天行健,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
示例:壹個國家要想強盛,必須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五、雄才大略
解釋:非常傑出的才智和謀略。
出自:《漢書·武帝紀贊》:“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
白話文:“像漢武帝的雄才大略,不改文、景時恭儉以拯救百姓,雖然《詩》、《書》中所說,有什麽好處呢?”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發奮圖強
百度百科-滴水穿石
百度百科-磨杵作針
百度百科-自強不息
百度百科-雄才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