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戰士的成語

描寫戰士的成語

保境息民 保衛國家邊疆,使人民得以安寧。

出處:《周書·劉雄傳》:“先是,國家與齊通好,約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擾。”

沈烽靜柝 烽火熄滅,柝聲寂靜。比喻邊疆無戰事。

出處:唐·玄宗《明堂樂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圍泰,沈烽靜柝八荒寧。”

烽火連年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出處:元·戴良《九靈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東南地,烽火連年警報聞。”

烽火相連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指邊防常抓不懈,比喻戰火不斷。

出處:漢·荀悅《漢紀·宣帝紀三》:“部曲相保,塹壘木樵,便兵飾弩,烽火相連。”

懷土之情 懷:懷念;土:故土,家鄉。懷念故鄉的情感。

出處:漢·班彪《王命論》:“悟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

解甲倒戈 指敵方戰士歸順,轉向攻擊。

解甲歸田 解:脫下;甲:古代將士打仗時穿的戰服。脫下軍裝,回家種地。指戰士退伍還鄉。

出處:高陽《清宮外史》上冊:“同時有些宿將,解甲歸田以後,大起園林,廣置姬妾,正在享福。”

金戈鐵甲 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同“金戈鐵馬”。

出處: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他如今管領著金戈鐵甲,簇擁著鼓吹鳴笳,他雖是違條犯法,咱無甚勢劍銅鍘。”

金戈鐵馬 戈閃耀著金光,馬配備了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

出處:《新五代史·李襲吉傳》:“金戈鐵馬,蹂踐於明時。”

金戈鐵騎 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同“金戈鐵馬”。

出處: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發祥之址,與夫金戈鐵騎百戰創業之區,皆所跋涉而導從。”

開疆辟土 開:開拓;疆:邊疆;辟:開辟;土:國土。開拓疆域,擴展領土。

出處:清·陳康祺《郎潛紀聞》第十卷:“高宗皇帝開疆辟土,仁育義征,決不以平定壹隅遽形誇大。”

狼煙四起 狼煙:古代邊防報警時燒狼糞騰起的煙。四處都是報警的煙火,指邊疆不平靜。

出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毛篇》:“狼糞煙直上,烽火用之。”

連天烽火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形容戰火燒遍各地。

出處:漢·蔡邕《蔡中郎集·外紀上·漢書十誌疏》:“其時鮮卑連犯雲中五原,壹月之中烽火不絕,埃塵連天。”

馬足龍沙 指馳騁邊疆,揚威域外。龍沙,塞北沙漠地方。

效死疆場 到邊疆拼死報效國家。

出處:明·張居正《再乞休致疏》:“雖執殳荷戈,效死疆場,亦所弗避。”

玉關人老 借指久戍思歸之情。

出處:《後漢書·班超傳》載:班超戍守西域,凡三十壹年。年老思歸,上和帝疏雲:“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原生入玉門關。”《宋史·蔡挺傳》:“[挺]在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詞曲,有‘玉關人老’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