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釣譽意思如下:
沽:買。釣:用餌引魚上鉤,比喻用手段騙取。比喻有意做作或用某種欺騙的手段來謀取名譽。也作“釣名沽譽”、“沽名吊譽”。
沽名釣譽(拼音:gū míng diào yù)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春秋,管仲《管子·法法》。沽名釣譽比喻故意矯情做作,用手段獵取名聲或贊譽。含貶義;在句中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運用示例:金,張建《高陵縣張公去思碑》:“非若沽名釣譽之徒,內有所不足,急於人聞,而專苛責督察,以祈當世之知。”
元,宮天挺《範張雞黍》三折:“自恨我奔喪來後,又不是沽名吊譽沒來由。”明,張鳳翼《灌園記·齊王拒諫》:“我只道妳只不過是沽名釣譽,卻不道長他的誌氣,滅我的威風。”
成語寓意
自古以來,沽名釣譽與好大喜功者,不乏名人,最終都難成大業。項羽與劉邦對峙多年,最終功虧壹簣,自刎烏江,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項羽沽名釣譽的性格。面子對於項羽來說,仿佛比壹切都重要。
無論是鴻門宴上放劉邦壹條生路,還是攻占鹹陽後急於衣錦還鄉,都體現了項羽沽名釣譽的壹面,而各種機會的喪失也導致了他最終的失敗。成語告訴人們,追求名利無可厚非,關鍵在於是否用了見不得人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追求名利的心態不可過於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