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頭舐蜜 佛經《佛說四十二章經》:“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壹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為了舐食刀刃上的壹點點蜜,甘冒舌頭被割破的危險,實在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賣李鉆核 《世說新語·儉嗇》:“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種,恒鉆其核。”王戎是“竹林七賢”中最貪鄙的壹個,也是最富有的壹個。這裏說的是他家有棵李樹,結出來的李子質量很好,他怕人家買了他的李子後,培育出和他壹樣好的李樹,於是在出賣李子之前,先將其中的李核鉆孔取出。其貪鄙嘴臉,令人作嘔。
食如饕餮 饕餮貪吃,見於《左傳·魯文公十八年》,後來許多人都有引用這典故。
豚蹄穰田 這是壹個比較冷僻的成語,見於《史記·淳於髡列傳》:“見道旁有穰田者,操壹豚蹄,酒壹盂。”“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說的是用壹只豬蹄作為祭品就想祈求五谷豐登,也實在太“摳門”了,比喻那些送薄禮就想得到厚報的人。
壹瓶壹缽 瓶和缽都是僧人雲遊時必須攜帶的最簡單的飲食器具。這句“壹瓶壹缽”的成語看似像日常俗語,但其來歷不凡。首見使用這個成語的是五代前蜀時的和尚貫休。貫休,俗姓姜氏,名德隱,又名德遠,浙江蘭溪人。七歲就出家為僧,苦節峻行,能詩善畫,字也寫得很好,所書篆隸草字被稱為姜體。貫休為吳越王錢镠所重,後入蜀,又深得蜀主王建的禮遇,號為禪月大師。其《陳情獻蜀皇帝》中有:“壹瓶壹缽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故又被稱為得得和尚,而“壹瓶壹缽”也被人們用來形容家境貧寒、生活困苦的窘況。
二旬九食 西漢劉向在《說苑·立節》中說:“子思居於衛,缊袍無表,二旬而九食。”說的是孔子之孫子思在衛國時,二十天只吃了九頓飯。因此人們將極度貧困、衣食無著的窘況稱為“二旬九食”。
風餐露宿 形容人在路途或野外的艱苦生活,為許多文學著作所常用。
節衣縮食 也稱“減衣節食”,也是文學作品中常用形容困苦生活的成語。類似的還有“布衣蔬食”、“饑不擇食”、“饑餐渴飲”、“饑腸轆轆”、“陋巷簞瓢”、“食不二味”、“惡衣惡食”、“濁醪粗飯”、“粗衣淡飯”、“啼饑號寒”、“嗷嗷待哺”、“等米下鍋”、“簞食瓢飲”、“糊口度日”、“糠豆不贍”、“饔飧不濟”等等。這些成語雖然語義類似,但真的使用起來,還要看具體情況恰當使用,因為它們所根據的原始文獻常有困苦程度上的差別。例如“布衣蔬食”、“惡衣惡食”、“粗衣淡飯”等意義基本相同,但“惡衣惡食”的情況最嚴重。而“嗷嗷待哺”則用於嬰兒,“啼饑號寒”也不宜用於成人。還有些成語,源於同壹件古代故事,例如“陋巷簞瓢”和“簞食瓢飲”,都源於顏回生活貧困的故事,此事見於《論語·雍也》:“壹簞食,壹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回也不改其樂。”有時還叫“簞食瓢漿”。另外,像“惡衣惡食”這樣如同口語的句子,也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它見於《論語·裏仁》:“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而“啼饑號寒”源出於唐代韓愈的《進學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真是窮困潦倒到了極點。普通人不太熟悉的“糠豆不贍”,指連糠皮雜糧都吃不起,而且也無人供給。此事見於《漢書·貢禹傳》:“妻子糠豆不贍,裋褐不完。”
無下箸處 語出西晉武帝司馬炎時,權臣何曾生活豪奢,飲食品種過多,反而倒了胃口,結果什麽都不想吃。《晉書·何曾傳》:“日食萬錢,猶曰無下箸處。”從此“日食萬錢”也成了表示豪奢生活的成語。其實何曾的兒子何劭比他父親還厲害,“日食兩萬錢”。
列鼎而食 形容宴飲時,飲食器皿排得很長,彰顯奢華鋪張的排場。語見漢代劉向《說苑·建本》“累菌而坐,列鼎而食”。這個成語與“鐘鳴鼎食”的寓意相同,不過出處不同,後者見於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連騎而過”。王勃《滕王閣賦》“鐘鳴鼎食之家”。
腦滿腸肥 指吃得既好又多,養得很胖,用以形容那些生活奢侈、養尊處優的人。見於《北齊書·瑯琊王儼傳》:“瑯琊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
飫甘饜肥 “腸肥腦滿”指吃了很多美食養胖了的人,而“飫甘饜肥”則指食用奢華的食品,同樣用來形容飲食奢侈,《紅樓夢》作者就曾用了這個成語。另外“食前方丈”也是常用的形容豪奢飲食的形容詞。近幾年,“滿漢全席”也成了奢華飲食的代稱,大有成語化趨勢。
屍位素餐 古代祭祀時,常以活人代替鬼魂受祭,這種活人便稱為屍,而居其位且無所事事者便叫屍位。這樣對於那些食祿而不能盡職的人,便稱為“屍位素餐”。《漢書·朱雲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屍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茍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也作“屍祿素餐”,見《潛夫論·三式》:“其屍祿素餐,無進治之效,無忠善之言者,使從渥刑。”因此對那些占著職位不能幹事的人便叫作“屍位素餐”,即鄉俗粗語“占著茅坑不拉屎”。
吃糧不管事 原本壹句民間俗語,指只拿報酬,不幹實事。在壹些經典名著也使用這種俗語,例如《紅樓夢》第九十三回,賈璉對手下管事的人發脾氣說:“壹個都不在家,他們成年都吃糧不管事!”類似的還有“衣架飯囊”、“酒囊飯袋”或“飯坑酒囊”(王充《論衡·別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論語·陽貨》)等等。
不飲盜泉 古籍《屍子》說孔子“過於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形容孔子嫉惡如仇,為人清正,潔身自好,即使口渴異常,遇到名為盜泉的水也不飲用。說明為人處世要有原則。
不食周粟 故事見於《史記·伯夷列傳》。說的是商朝老臣伯夷、叔齊反對周武王起兵伐紂,結果在武王滅了殷商之後,伯夷、叔齊發誓不食周朝的粟,采薇蕨而食,結果餓死在首陽山上。表達從壹而終、不事二主的決心。毛澤東在1949年寫五評“白皮書”時,批判了伯夷、叔齊不識時務的舉動,他以朱自清在貧病交加的情況下,仍然拒領美國的救濟糧為例,號召人們要有民族氣節。他主張應該向朱自清學習,而不是像伯夷、叔齊那樣為舊王朝殉葬。
去食存信 《論語·顏淵》:“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而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這說明守信的重要,寧可餓死也不可失去誠信。
嗟來之食 指忍受別人的侮辱而乞討來的食物,有骨氣的人是反對吃這種“嗟來之食”的。原始故事見於《禮記·檀弓》,說的是春秋時齊國發生饑荒,有壹個叫黔敖的人在路旁施舍飲食,對壹個饑餓者說:“嗟,來食!”而這個饑餓者寧可餓死,也不吃這樣帶有侮辱性的“嗟來之食”。因此救濟貧困中的人們時,不可有傲侮之心。
饑則附人,飽則高揚 形容有的人,在窘困時依附人,壹旦得誌又會遠走高飛,這種人誌向遠大,但也很危險。說的是晉朝時鮮卑人慕容垂,《晉書·慕容垂載記》:“且垂猶鷹也,饑則附人,飽便高揚,遇風塵之會,必有淩霄之誌。”中國傳統道德是反對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的,提倡“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又反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提倡陶淵明恪守的“不為五鬥米折腰”。
甘脆肥醲 語出漢代枚乘《七發》:“甘脆肥醲,命曰腐腸之藥。”甘脆指松脆甜美的食品,肥指肥美的肉,醲指醇釀美酒,泛指美好的酒食。枚乘的原義是指美食吃得太過了,也會戕害身體的。
龍肝鳳髓 泛指珍稀罕見的食品。例如《三國演義》:“玄德曰:‘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類似的還有“龍肝鳳膽”、“龍肝豹胎”、“猩唇豹胎”等等。
肥肉厚酒 泛指豐盛的美食。語見於《呂氏春秋·本生》:“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之食。”
炊金饌玉 亦指精美的膳食,唐代駱賓王《帝京篇》:“炊金饌玉待鳴鐘。”
炮鳳烹龍 指用珍稀動物烹制食品,以彰顯宴席之高貴。明人劉若愚在《酌中誌·內府衙門職掌》中說,凡遇重大典禮,“有所謂炮鳳烹龍者,鳳乃雄雉,龍則宰白馬代之耳”。在中國烹飪中,這種炫耀浮誇之風氣向來很盛,在中國菜的菜名中表現得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