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火燒”的四字成語有6個:
1、火燒火燎?
拼音: huǒ shāo huǒ liǎo
解釋: 燎:燒。被火燒烤。比喻心裏非常著急或身上熱得難受。
出處: 魏 巍《山 雨》:“小嘎子火燒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就鉆出磨房來。”
拼音代碼: hshl
近義詞:?心如火焚、心急如焚
反義詞:?心如止水
歇後語: 黃鼠狼鉆竈
燈謎: 滅火踢倒油罐子
用法: 作定語、賓語;指發熱或遇到令人焦急的事情
英文: restless with anxiety
2、火燒眉毛?
拼音: huǒ shāo méi máo
解釋: 火燒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出處: 宋 · 釋 普 濟《五 燈 會 元》卷 十 六:“問:‘如何是急切壹句?’詩曰:‘火燒眉毛。’”
舉例造句:?火燒眉毛,且顧眼前。 ★ 清 · 李 汝 珍《鏡 花 緣》第 三 十 五 回
拼音代碼: hsmm
近義詞:?千鈞壹發、迫在眉睫、燃眉之急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口語
英文: a desperate situation
3、放火燒山?
拼音: fàng huǒ shāo shān
解釋: 比喻 煽 風 點 火,挑 撥 離 間。
出處: 康 濯《東 方 紅》:“妳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齊占傑,前壹陣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燒山呀!”
舉例造句: 他盡幹些放火燒山的事情。
拼音代碼: fhss
近義詞:?煽風點火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挑撥離間
4、饑火燒腸?
拼音: jī huǒ shāo cháng
解釋: 饑不可忍,如火燒肚腸。形容饑餓不堪,難以忍受。
出處: 唐 · 白 居 易《旱 熱 二 首》:“壯者不耐饑,饑火燒其腸。”
舉例造句:?饑火燒腸作牛吼,不知待得秋成否。 ★ 宋 · 蘇 軾《和 李 邦 直 沂 山 祈 雨 有 應》詩
拼音代碼: jhsc
近義詞:?饑腸轆轆、饑焰中燒
反義詞: 飽吃飽喝
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十分饑餓
英文: one's stomach singing with hunger
5、惹火燒身?
拼音: rě huǒ shāo shēn
解釋: 惹:引;身:本身。引火燒自己。比喻自找麻煩或自找苦吃。
出處: 明 · 東 魯 古 狂 生《醉 醒 石》第 三 回:“莊上人見典史親來捉獲,不知壹件什麽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燒身,連忙把余琳並馮氏,都送將出來。”
舉例造句: 今日與妳盤纏,遲延,少待乞大拳,披麻惹火燒身怨,莫待等江心補漏船。 ★明 · 無 名 氏《白 兔 記 · 逼 書》
拼音代碼: rhss
近義詞:?招災惹禍、惹火上身
反義詞:?明哲保身
歇後語: 稻草人點火;背油桶救火
燈謎: 稻草人救火
用法: 作謂語、定語;比喻自找麻煩
英文: stir a fire and burn oneselfbring trouble upon oneself
6、引火燒身?
拼音: yǐn huǒ shāo shēn
解釋: 原比喻自討苦吃或自取滅亡。現多比喻主動暴露自己的缺點錯誤,以爭取大家的批評幫助。
出處: 明 · 東 魯 古 狂 生《醉 醒 石》第 三 回:“莊上人見典史親來捉獲,不知壹件什麽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燒身,連忙把余琳並馮都送將出來。”
舉例造句: 借 洋 兵 是引火燒身的事,最好請他慎重壹點。 ★ 歐 陽 予 倩《忠 王 李 秀 成》第 壹 幕
拼音代碼: yhss
近義詞:?自作自受、玩火自焚
反義詞:?漠不關心
歇後語: 叉草人點火;穿蓑衣救火
燈謎: 燈
用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對自己不利的事
英文: make self-criticism as one who draws a fire against one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