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見小闇大的成語解釋

見小闇大的成語解釋

發音:jiàn xiǎo àn dà

 簡拼:jxad

 類型:中性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定語、謂語。

 出處:《孔子家語·五儀解》:“見小闇大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

 解釋:謂小事清楚,大事糊塗。

 示例:我們做什麽事情,都不能見小闇大,要做到細致入微。

 哀公問道:“請問什麽樣的人叫做庸人?”

 孔子回答說:“所謂庸人,他們心中沒有謹慎行事、善始善終的原則,口中說不出有道理的話,不選擇賢人善士作為自己的依靠,不努力行事使自己得到安定的生活。他們往往小事明白大事糊塗,不知自己在忙些什麽;凡事隨大流,不知自己所追求的是什麽。這樣的人就是庸人。”

 哀公問道:“請問什麽是士人?”

 孔子回答說:“所謂士人,他們心中有確定的原則,有明確的計劃,即使不能盡到行道義治國家的本分,也壹定有遵循的法則;即使不能集百善於壹身,也壹定有自己的操守。因此他們的知識不壹定非常廣博,但壹定要審查自己具有的`知識是否正確;話不壹定說得很多,但壹定要審查說得是否確當;路不壹定走得很多,但壹定要明白所走的路是不是正道。知道自己具有的知識是正確的,說出的話是確當的,走的路是正道,那麽這些正確的原則就像性命對於形骸壹樣不可改變了。富貴不能對自己有所補益,貧賤不能對自己有所損害。這樣的人就是士人。”

 杖而歆粥者,則誌不在於酒肉。生今之世,誌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謂此類也。”公曰:“善哉!盡此而已乎?”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審此五者,則治道畢矣。”公曰:“敢問何如,斯可謂之庸人?”孔子曰:“所謂庸人者,心不存慎終之規,口不吐訓格之言,不擇賢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見小闇大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公曰:“何謂士人?”孔子曰:“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是故知不務多,必審其所知;言不務多,必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必審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