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思道,隋朝詩人,河北涿州人。16歲時,遇劉松為人作碑銘,叫盧思道讀之,多處不懂,有感於此,便閉戶讀書。若幹年後,盧思道拿出自己寫的文章,劉松多處讀不懂。盧思道感慨地說:“學就有收獲,不能讓時光白白地流掉啊!”又過數年後,才學兼著,走上仕途。就是這位“閉戶讀書”,終有成就的盧思道才有資格於開皇元年受隋文帝楊堅的派遣來設壇祭祀巢湖神,作《祭巢湖文》。盧思道詩可分為古詩、樂府兩類,風格也迥然不同。樂府詩大多模仿南朝艷情詩,明顯受到南齊詩華艷軟媚的影響;但《從軍行》變傳統的五言短詩為七言長篇,把征人思婦的相思離愁與長年不斷的征戰生活結合在壹起,融柔婉輕倩的情調於剛健俊逸的氣勢之中,對仗工整,用典貼切,較好地融合了南北文風。古詩多為贈別、應酬、詠物,內容無甚新意,但善於從蒼秀清遠的景色中尋味壹種奇迷的情調;《聽詠蟬篇》以蟬聲的哀嘶對應遊子的悲鳴,用蟬質的高潔反襯塵世的鄙俗,表達作者出世的願望,開創後世詠物起興、長篇大論抒發感慨的結撰方式。盧思道的詩歌對初唐歌行有很大影響。今存《盧武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