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簫乞食
註音chuī xiāo qǐ shí
釋義原指春秋時伍子胥於吳市吹簫向人乞討。後指沿街乞討。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乞討
結構偏正式
相近詞吳市吹簫
出處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於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於吳市。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費無極慫恿楚平王占有太子畢建的新娘,設計要害死太子畢建及他的老師伍奢全家,派兒子費得雄去樊城誘騙伍員回京受誅。伍子胥得到的消息,就逃出楚國,到吳國的街市上靠吹簫乞討為生,後被人發現推薦去輔佐吳王攻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