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語;令色:討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出處《尚書·臯陶謨》:“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溫故知新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處《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處《論語·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5、盡善盡美極其完善,極其美好。指完美到沒有壹點缺點。出處《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6、朝聞夕死早晨聞道,晚上死去。形容對真理或某種信仰追求的迫切。出處《論語·裏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7、中道而廢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處《論語·雍也》中道而廢: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8、文質彬彬彬彬:配合諧調。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出處《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9、見賢思齊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學得與他壹樣。出處《論語·裏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0、舉壹反三反:類推。從壹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它許多事情。比喻善於學習,能夠由此及彼。出處《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