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夏季的成語如下:
1、烈日炎炎
成語出處:元·楊顯之《酷暑端陽》第三折:“烈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苗半枯焦。”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天氣非常炎熱。
例句: 烈日炎炎,大地如同壹座巨大的火爐,烤焦著所有生命。
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夏日熾熱的景象,讓人仿佛置身於火爐之中。作者楊顯之用“烈日炎炎”來形容太陽的熾熱,讓人感受到大地的焦熱和火辣辣的天氣。這種描寫方式使人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夏日的不堪忍受,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象的敏銳感受和生動描述。
2、暑氣難耐
成語出處:元·李文蔚《燕青捕魚》第三折:“夏天正是憂煩時節,暑氣難耐。”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天氣非常炎熱。
例句: 夏日的午後,暑氣難耐,讓人無法安心工作。
這個成語表達了夏天炎熱使人難以忍受的情感。作者李文蔚用“暑氣難耐”來形容夏日的熾熱和沈悶,使人們感受到天氣給人帶來的煩躁和不安。這個成語在句子中作為主語和謂語,強調了天氣對人的影響,同時也突出了作者對自然現象的深刻感受和精煉表達。
3、烈日當空
成語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四回:“果見正房炕上,烈日當空。”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天氣非常炎熱。
例句: 烈日當空,大地如同壹座火爐,烘烤著每壹個生命。
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夏日熾熱的景象,讓人仿佛感受到太陽的毒辣。作者曹雪芹用“烈日當空”來形容太陽高懸在天空中的熾熱狀態,突出了夏日天氣的嚴酷。這種描寫方式使人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夏日的不堪忍受,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象的敏銳感受和生動描述。
4、暑氣熏蒸
成語出處:《西遊記》第二回:“時逢六月炎天,天氣十分炎熱。四人頭頂著炎陽烈日,只覺得四身體溫如焚。”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夏天悶熱的氣候像蒸籠壹樣。
例句: 在這暑氣熏蒸的夏日裏,人們只能依靠空調和冰淇淋來度過。
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夏日沈悶的炎熱氣息,讓人仿佛置身於蒸籠之中。作者吳承恩用“暑氣熏蒸”來形容夏天悶熱的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適感,這種描寫方式使人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夏日的酷熱難耐,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象的敏銳感受和生動描述。
5、驕陽似火
成語出處:元·關漢卿《魯齋郎》第壹折:“清河縣太守般官清似水,比那三季坐堂,壹冬個德可便似那六月裏驕陽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