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有關夏天的詞語與成語

有關夏天的詞語與成語

有關夏天的詞語與成語

有關夏天的詞語與成語 初夏:夏季開頭的時節。

伏天:夏季極熱的時候。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例:“今的伏天太旱了。”

酷暑、酷夏、炎暑、:極熱的夏天。例:“酷暑嚴寒無所懼。”

孟夏:夏季的壹個月。

三伏:暑伏分初、中、末三個階段。三伏指壹中最熱的時期。例:“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三夏:指夏季的三個月。三夏,也是夏收、夏種、和夏管的統稱。

盛暑:大夏天。

盛夏:夏天最熱的時候。例:“時值盛夏,工作時候,要防止中暑。”

暑天:夏季炎熱的日於。

夏令:夏季。夏令,也指夏季的氣候。

炎夏:炎熱的夏天。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陽光強烈。也可稱“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燒”。

夏日炎炎:夏天陽光強烈,十分炎熱。

綠樹成蔭:樹木枝葉茂密,遮住了陽光。正是盛夏季節。

毒:用於形容太陽,表示猛烈,含有極熱的`意思。例:“七月的天氣,太陽正毒,曬得人汗珠往下直滾。”

暴熱:很熱。例:“入夏以來,天氣暴熱,小苗都快旱死了。”

熾熱:極熱。例:“熾熱的陽光把地下的沙石曬得燙人。”

熾燥:熾熱幹燥,燥熱。

火熱:火似的熱。多用來形容太陽的熱度。例:“火熱的太陽當空照。”

(也形容人心或關系、或鬥爭,如“火熱的心”。例:“火熱的太陽當空照。”)

酷熱:極熱。例:“熱帶氣候白天酷熱,夜晚也不涼爽。”

悶熱:天氣很熱,氣壓低,溫度高,使人感到呼吸不暢快。例:“南方的暮春已有點悶熱,人們穿著早早地換了季,和我們相比,似乎在度兩個節令。”

濕熱:又潮濕又悶熱。例:“我住在山中的地窖於裏,冬天還顯得暖和,夏天濕熱得很。”

炎熱:很熱。多形容天氣。例:“夏日的炎熱並不使我們感到焦急,使我們著急的是飛機飛得太慢了。”

炎炎:形容夏天陽光強烈,含極熱的意思。例:“赤日炎炎似火燒,稻谷禾苗半枯焦。”

燥熱:幹燥悶熱。多形容天氣。有時也形容室內的熱。例:“入夏以來,無風無雨,天氣燥熱。”

炙熱:形容很熱。多形容太陽。例:“窗外炙熱的斜陽,照著莽莽的草原,卻看不見人影,使人感覺到進入了原始地帶。”

灼熱:象火燙著壹樣熱。

火辣辣:形容酷熱。例:“太陽升得老高;火辣辣的熱帶炎陽燃燒著原野。”

(也形容因被火燒或鞭打等產生的疼痛的感覺和形容興奮、焦急、暴燥、害羞等情緒。如“疼得火辣辣的”等。)

熱辣辣:形容熱得象人燙壹樣。多形容太陽。例:“太陽曬得人熱辣辣的,十分難受。”

(也能形容人難堪的感覺。)

熱騰騰:形容熱氣蒸騰的樣子。

驕陽如火:象火壹樣的陽光。形容天氣非常熱。

熱不可耐:形容非常熱,令人不可忍受。

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著燙手,形容天氣炎熱。

驕陽似火,酷暑難耐,烈日當空,赤日炎炎,暴風驟雨

無冬無夏 無論冬天還是夏天。指壹四季從不間斷。

夏雨雨人 比喻及時給人幫助。

夏爐冬扇 比喻做事不符合當時的需要,費了力氣而得不到好處。

夏蟲語冰 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夏蟲不可以語冰 比喻時間局限人人的見識。

冬溫夏凊 凊:同“清”。冬天給父母溫被,夏天給父母扇席,指對親人無微不至。指冬暖夏涼

冬溫夏清 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本指人子孝道。現亦泛稱冬暖夏涼。

冬扇夏爐 比喻不合時宜。也比喻毫無用處的東西。

冬日夏雲 冬天的太陽,夏天的雲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願意接近。

冬裘夏葛 泛指美服。

春風夏雨 春風:春天的和風;夏雨:夏季的細雨。春風和煦,夏雨滋潤,養育萬物。比喻給人以教益和幫助

冬寒抱冰,夏熱握火 形容刻苦自勉。

春誦夏弦 原指應根據季節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後泛指讀書、學習。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壹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烈日炎炎

形容夏天陽光強烈。也可稱“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燒”。

夏日炎炎

夏天陽光強烈,十分炎熱。 ,

有關夏天的詞語與成語

驕陽如火

象火壹樣的陽光。形容天氣非常熱。

亦作 驕陽似火

皎陽似火

皎:白而亮。太陽像火壹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熱。

赫赫炎炎

形容炎熱熾盛的樣子。

炎炎夏日

非常炎熱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灘上到處都是戲水的人潮

炎陽炙人

炙:烤。指炎熱的太陽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壹般熱。形容非常酷熱。

烈日當空

炎熱的太陽高掛天空。形容天氣酷熱。

近義 火傘高張

狂風烈日

強風猛烈而酷熱的天氣。如:古代駱駝商隊行經戈壁,常需忍受狂風烈日的惡劣天候。

火傘高張

比喻烈日當空。如:夏日炎炎,火傘高張。

近義 烈日當空

吳牛喘月

《太平禦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使(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意思是,吳地炎熱的時候較長,水牛怕熱,見月亮以為是太陽,就害怕得不斷喘氣。後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也用以形容天氣酷熱。唐·李白《丁都護歌》:吳牛喘月時,拖船壹何苦。

流金鑠石

鑠、流:熔化。形容天氣酷熱,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楚辭·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

亦作 鑠石流金 爍石流金 爍玉流金

例:“炎炎火日當天,爍石流金之際,只得趕早涼而行。”

五黃六月

指農歷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

浮瓜沈李

三國·魏·曹丕《 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冰。”後以“浮瓜沈李”比喻夏日的壹種生活景象。浮沈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涼可口的食物。

亦作 浮瓜避暑 沈李浮瓜。

浮瓜避暑

暑日消暑的樂事。見“浮瓜沈李”。

綠樹成蔭

樹木枝葉茂密,遮住了陽光。正是盛夏季節。

熱不可耐

形容非常熱,令人不可忍受。

椅席炙手

椅子、席子摸著燙手,形容天氣炎熱。

焦金爍石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氣酷熱。北齊·劉晝《劉子新論·大質》:“大熱煊赫,焦金爍石。”

流金鑠石 鑠、流:熔化。形容天氣酷熱,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淮南子·銓言訓》:“大熱鑠石流金,火弗為益其烈。”戰國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鑠石些。” 季月煩暑,聚蚊成雪,封狐千裏。

吳牛喘月 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臣猶見牛,見月而喘。”《太平禦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

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左傳·文公七》:“鄷舒問於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註:“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火傘高張 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 唐·韓愈《遊青龍寺贈崔太補闕》詩:“光華閃壁見神鬼,赫赫炎官張火傘。”

五黃六月 指陰歷五、六月間天氣最炎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