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拾人牙什麽成語

拾人牙什麽成語

拾人牙什麽成語,是拾人牙慧。

壹、拾人牙慧的釋義

比喻拾取別人的壹言半語當作自己的話。?

二、成語出處

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雲:‘康伯未得我牙後慧。’”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拾人牙慧”。

三、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期,士大夫十分崇尚玄理,學者眾多,形成玄學。殷浩就是其中的壹個。殷浩喜好《老子》《周易》等。因殷浩曾經當過“中軍”的官職,被人稱為“殷中軍”。就連鎮西將軍謝尚年輕時也久聞殷浩盛名而特意去拜訪,殷浩說了幾百句話,談吐舉止有風致,辭藻豐富多彩,使人震驚。據說謝尚全神貫註地聆聽,聽著聽著便汗流滿面。

後來,殷浩被任命為“建武將軍”,統領揚州、豫州、徐州、兗州、青州的兵馬,但殷浩沒有軍事經驗,作戰失敗,被罷官,並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內)。但是殷浩也沒有說過半句怨言,神情坦然,依舊談道詠詩,只是整天用手在空中寫“咄咄怪事”四個大字。

殷浩有個外甥,姓韓,名康伯,小時候聰明伶俐,善於談吐,殷浩很喜歡他,曾稱他有“出群之器”。但殷浩對他的要求十分嚴格。殷浩被流放時,康伯也隨同前往。有壹次,殷浩見韓康伯正在對別人大發議論,很好奇,就湊近仔細聽。

結果發現韓康伯所講的內容,完全是抄襲自己的片言只語,套用自己說過的話,根本沒有他個人的創見,卻自鳴得意。殷浩很不高興。

後來他對朋友說:“康伯自以為得我真傳,其實連我牙齒後面的汙垢還沒有得到,就自以為了不起了。”後人根據“康伯未得我牙後慧”提煉出成語“拾人牙慧”。

成語寓意與成語運用

壹、成語寓意

康伯在他人面前誇誇其談,雖然談論當時會贏得他人的贊揚,但完全是抄襲他人的只言片語,並不是他個人的創見。

成語告訴人們,在做事情時,應該具備創新精神,創新是壹個國家發達的不竭動力,是壹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個人取得成功的關鍵,壹味地抄襲不僅會受到他人的詬病,嚴重時也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成語運用

含貶義;在句中壹般作謂語、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