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暗投成語故事_成語“明珠暗投”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
這個成語的原意是指把發著亮光的珍貴寶珠暗地裏扔到路上,行人見了因不知何物而不敢去揀。
用法
常用來比喻貴重的東西讓不識貨的人得到。有時也形容有才華的人得不到重用。
出處
這則成語出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投入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明珠暗投”即由此演變而來。
成語故事
漢景帝即位時,沒有立下太子。他的弟弟梁孝王很希望自己有壹天能登上皇位,因而常和羊勝、公孫詭等親信秘密策劃,以圖謀反。梁孝王有個很有才德的門客叫鄒陽,他得知這件事後,便勸說梁孝王不要惹出禍來。羊勝、公孫詭很害怕,便唆使梁孝王將鄒陽投入獄中。鄒陽在獄中寫了封信給梁孝王,他在信中引用了眾多事例來說明忠臣蒙受冤屈的事很多,自己只是其中的壹例而已。他在信中說:“我聽說世上最稀有的寶物是明月珠和夜光璧。要是暗中將它們扔在路上,人們會按著劍,斜著眼看它,而不敢去拿。為什麽呢?這是由於誰也不知它突然出現的原因。”梁孝王明白了其中的含義,立即下令放了他。很快,大臣愛盎勸說景帝立了太子。梁孝王壹氣之下,派人將愛盎殺死。景帝知道是梁孝王幹的,讓他交出主謀。梁孝王沒有辦法,只好命令羊勝、公孫詭自殺。但景帝並不罷休。最後梁孝王請鄒陽去景帝那兒替自己說情,才算了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