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隔岸觀火
漢語拼音 g n guān huǒ
成語解釋
在河水對岸看火災。語或本清.梁啟超〈呵旁觀者文〉。比喻事不幹己,袖手旁觀,漠不關心。
成語典故
清.梁啟超〈呵旁觀者文〉(據《飲冰室文集.卷五》引)
天下最可厭可憎可鄙之人,莫過於旁觀者。旁觀者,如立於東岸,觀西岸之火災,而望其紅光以為樂。如立於此船,觀彼船之沈溺,而睹其鳧浴以為歡。若是者,謂之陰險也不可,謂之狠毒也不可,此種人無以名之,名之曰無血性。嗟乎!血性者人類之所以生,世界之所以立也。無血性則是無人類無世界也。故旁觀者,人類之蟊賊,世界之仇敵也。
成語註解
成語用法
語義說明,比喻事不幹己,袖手旁觀,漠不關心。
使用類別,用在置身於外的`表述上。
隔岸觀火造句
1、要我見死不救、隔岸觀火?我做不到!
2、朋友有難,怎可隔岸觀火,置之不理呢?
3、他準備隔岸觀火,讓雙方惡鬥下去,好坐收漁翁之利。
4、在此次變故中,最讓我寒心的是多位好友隔岸觀火,不肯伸出援手。
5、那些平日所謂的朋友,壹知道我們有難,反倒個個采取隔岸觀火的態度。
6、我讓他們自己設法度過難關,其實是在訓練他們處事能力,怎能說我是隔岸觀火呢!
近義詞 :見死不救,作壁上觀,冷眼旁觀,袖手旁觀,漠不關心
反義詞 :扶危濟困,見義勇為,拔刀相助,排難解紛,當仁不讓
辨似:
形音辨誤
同隔岸觀火及見死不救都有對於他人的困難漠不關心,不施以援助的意思。
異隔岸觀火側重於不但不援助,而且還在壹旁看熱鬧;見死不救側重於對面臨存亡危機者,不肯施予救援。
隔岸觀火,見死不救、辨似造句
他準備隔岸觀火,讓雙方惡鬥下去,好坐收漁翁之利。
眼看他將陷於萬劫不復的苦難,我們怎能見死不救呢?
隔岸觀火的成語故事
隔岸觀火是指在河的對岸看另岸的火災。比喻事不幹己,袖手旁觀,漠不關心。有人認為這句成語是出自於五代幹康的〈投謁齊己〉詩,詩裏有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二句,意思是說:幹康來到齊己的住所,看到對岸的紅塵世界忙碌熱鬧如火,但是窗子裏的修道者齊己卻像壹座山,冷冷冰冰。這裏的隔岸紅塵忙似火,語義和隔岸觀火事實上有點差距。清末梁啟超有壹篇〈呵旁觀者文〉,裏面說:旁觀者,如立東岸,觀西岸之火災,而望紅光以為樂。這裏的意思正是隔岸觀火的意思。所以梁氏接著說這種隔岸觀火的人就好像站在這邊船上,眼看另壹艘船沈溺,卻把它當成是只水鳥沈浴水中壹般。不但不去救,反而以為樂了。後來隔岸觀火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裏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不幹己,袖手旁觀,漠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