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糊的成語有:糊糊塗塗、糊口度日、糊裏糊塗、糊塗到頂、含糊不明、含糊不清、含糊其詞、含糊其辭、紙糊老虎、含含糊糊、迷迷糊糊、模模糊糊、難得糊塗、黏黏糊糊、食不糊口、稀裏糊塗、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養家糊口、壹塌糊塗、毫不含糊、血肉模糊、聰明壹世,糊塗壹時、呂端大事不糊塗
1、糊口度日:[ hú kǒu dù rì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過日子。勉強維持生活,打發日子。出處:《五代史評話·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書齋,不諳其他生活,只得把這教學糊口度日,為之奈何?”
2、糊塗到頂:[ hú tú dào dǐng ],人頭腦十分不清楚或不明事理。
3、含糊其辭:[ hán hú qí cí ],話說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顧慮,不敢把話照直說出來。出 處:宋·袁燮《絜齋集》第十八卷:“是非予奪;多含糊其辭;公則不然;可則曰可;否則曰否。”
4、稀裏糊塗:[ xī li hú tú ],(1).糊塗(程度略輕);迷糊:這道題他講了兩遍,我還是~的。(2).馬馬虎虎;隨便:這件事沒經過認真討論,就~地通過了。
5、食不糊口:[shí bù hú kǒu],解釋不能吃飽肚子。形容生活十分窮困。
出處;唐·陳子昂《漢州雒縣令張君吏人頌德碑》:“流亡初夏,貧鞠兼半,食不糊口,力未贍農。”